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2021年02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和线上图文直播,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表示,教育部近期要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各校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教育部近期还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我们现在执行的技术方案是秋冬季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春季学期开学前将印发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教育部近期也将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疫情防控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政策体系,全面加强健康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示,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各地各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来控制作业总量。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要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系统设计一套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覆盖德智体美劳各学科全面育人的一套基础性作业。

教育部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就是要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要坚决克服机械的、无效的作业,杜绝重复性的、惩罚性的作业,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讲解、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存在问题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别强调,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这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纪律要求,要传达到每一个老师。

中小学生“接送难”是很多家庭、特别是小学生家庭的普遍烦恼,针对家长比较关心的课后服务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示,各地要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校完成好作业。我们要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完成,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还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的防控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要引导家长增强保护子女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监护责任,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教育部要求,今年,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

责编: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