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全媒讯(记者 李胜 刘清勇 汪惠 毛天锡)小时候常听人说,不走捷径,绕得太远,就是“走津市绕(ruā)牛鼻滩”。一度听成“牛皮滩”,也不知“牛皮滩”在哪里。后来才知道,牛鼻滩是鼎城区的一个镇。这次参加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才第一次得见牛鼻滩镇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东出常德城区,经武陵区芦荻山乡,车行约15公里,便到了牛鼻滩镇。史料记载:“牛鼻滩”因地处洞庭湖西尾,经水浪淤积形如牛鼻而得名。在陆路交通条件有限的过去,这里水路十分畅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沅江下游北岸的港口小镇,热闹非凡,每日从在这里中转货物的船只靠满岸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牛鼻滩人大多都以捕鱼为生,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52岁的陈吉仁在退捕上岸前,打了22年的渔。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准时赶到常德渔政牛鼻滩站点,换上工作服,在沅江两岸开展巡查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和制止这片水域非法捕鱼的现象。

2019年退捕后,国家一次性发放了5万多元的社保补贴,每个月还另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考虑到陈吉仁年龄偏大,不好找工作,渔政站给他安排了护渔员的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据了解,牛鼻滩全镇共有退捕渔民203户453人,当地党委政府以送岗上门、技能培训、托底安置等途径,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退捕渔民转产就业162人,安排公益性岗位3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吉仁和其他上岸渔民住在镇上统一修建的渔民新村里,上下两层一百多个平方,家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打开冰柜,年货塞得满满当当,陈吉仁满脸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区院里的空地上摆放着许多渔船,其中有一条就是陈吉仁的。虽然不用再打渔,但他并没有卖掉渔船。每年七八月份,他都会提上桐油,站在烈日下,给陪伴了22年的“老伙计”刷上一层又一层的“新衣”。“留下念想”的同时,陈吉仁也在为将来打算。他说,镇上珍珠退养后,大家想流转一部分水面来养鱼。“毕竟在水上这么多年,什么鱼什么习性都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家河村这片930亩的甲鱼养殖基地,就是第一批珍珠退养后转产的。牛鼻滩镇内河汊纵横交错,水域面积达26000多亩,许多人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工培育珍珠,全镇珍珠养殖水面一度高达两万多亩,占整个水域面积的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开始,镇党委政府花大力气搞珍珠退养,目前退养工作已基本完成。可是,珍珠退养不但要退得出更要避免反弹。怎么办?2018年,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湖南硕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第一批珍珠退养的水面用来养殖甲鱼。目前,这里养殖的第一批98万只约110万斤甲鱼苗已经全部出售。

公司负责人吴应秋告诉记者,甲鱼苗以每斤20元的价格卖给农户,散养一年以上公司就可以按标准收购,“第一年每亩就可以搞到八千到一万块钱的纯收入,比到外面打工、做生意都要强一些”。2023年,全镇甲鱼养殖面积将达一万亩,以“基地+农户”的方式,全面带动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珍珠,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既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又保护了环境,一进一退之间,显示出了牛鼻滩镇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干事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丰富的水资源,水浪冲刷淤积还带来了大片平整肥沃的土地。2008年,回到家乡的陈学红一心一意当起了菜农,带领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起了苦瓜。

如今,以同春垸村为中心,以华茂诚信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两万亩蔬菜基地,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也从单一的苦瓜,发展到辣椒、豇豆、黄瓜、冬瓜、葡萄等十几种时令蔬菜、水果,受到市场欢迎。2020年疫情期间,合作社还向武汉捐赠了8万斤的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陈学红时,他正在蔬菜大棚里来回穿梭,既要指导工人们育种玉米、南瓜,又要查看其他蔬菜的生长情况,以确定采摘上市的时间。因为采用“春提早”“秋延后”的种植方法,蔬菜错峰上市,获利更多,让村民们尝到甜头,加入合作社的已有周边三个村的138户农户,有力带动了当地脱贫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学红说,他正在尝试栽种新品种,在葡萄园里套种油菜苔。这种油菜苔鲜嫩可口,第一批将在春节期间上市。“确实味道蛮好。到时候我就把全村的种菜大户都接来,给他们都采一点回去吃,让他们尝过后觉得好,都种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服务城市的理念来发展城郊农业,打造万亩蔬菜基地,打造高标准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用生态优先发展的理念转型升级水产养殖,退养珍珠,打造万亩中华鳖养殖基地。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牛鼻滩镇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围绕水做文章,建设滨江小镇,打造梦里水乡。“我们将把牛鼻滩镇建成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优雅的牛镇。”牛鼻滩镇党委书记蒋华掷地有声。

后记:文末还是要为牛鼻滩正一下名。“走津市绕牛鼻滩”确属无奈之举。上世纪五十年代常德地区大水,往津市的水道冲毁,往来船只不得不经由牛鼻滩绕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鼻滩着实为交通畅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