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五”期间,龙嘉街道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提高站位,把区委的战略思想转化为街道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这一目标,在乡村振兴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嘉街道立足优质水稻、棚膜蔬菜、特色种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好产业发展优势牌,实现农业增效。建成268公顷的红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了红光村稻米展馆和稻田公园,承接了省、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建成大棚和温室2500栋、2360亩,长春市蔬菜市场份额占到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逐步形成了蛋鸡、生猪、肉奶牛养殖、香瓜等特色农业。

龙嘉街道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开展清畜禽粪便、清四沟四河、清柴草垛、清植树台、路边荒地、清残垣断壁、私搭乱建和拆除闲置危房的“七清一拆”工作。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完成改厕1995个。推进绿满龙嘉,对10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6条绿化道及公路沿线路口进行高标准绿化,村屯绿化长度共计17585延长米,道路绿化长度共计2980延长米。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建成龙嘉污水处理厂,完成道路硬化50公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全面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厚植乡村振兴人文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补齐短板三部曲,实现农民增收,释放土地红利。利用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与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相结合,将闲置宅基地资源重新盘活,复垦为耕地,守住土地红线。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推进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医疗保障、产业扶贫、就业保障、教育保障、综合保障7个领域。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各村广辟增收途径,探索资源开发型、服务增收型、乡村旅游型、现代农业型等发展模式。红光村通过“三换两集中”模式,入股村民每公顷土地年分红达到1.4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开启了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龙嘉街道将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目标,推进“产、城、人、文、旅”融合,着力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新龙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媒体记者 赵雪

版权所有:九台融媒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  辑:冯玉张光丰 田 硕

荣雪彤 邵世琪范红影

责任编辑:康小燕石洪志

监  制:袁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