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乡村都为文艺作品的诞生提供了丰沃的创作土壤,无论是大地上的人们,还是大地上的故事,人们如何面对大自然、如何克服贫困……都时刻牵挂着文艺创作者的心,摄影师、纪录片导演焦波也不例外,他关注村庄,并利用镜头将村庄从山沟沟里,带到广大公众面前。
著名摄影师、纪录片导演 焦波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期间,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纪实影像:纪录片的对话历史与未来”系列研究及展映活动,第一场活动“脱贫路上,不被遗忘的远方”纪录电影研讨会围绕着焦波的纪录片作品、摄影作品及书籍展开,深入探讨了焦波导演乡村主题纪录片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01
从《俺爹俺娘》到《出山记》
始终割舍不掉的是乡土情怀
生于山东一小村庄的焦波,有着“农夫导演”的称号。
焦波并非摄影摄像科班出身,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却有着一系列饱含深情的摄影集和纪录片作品,曾多次获得摄影摄像大奖。1974年6月8号,焦波带着爱人回到家里,给父母拍了第一张合影,这便是《俺爹俺娘》摄影集的开端。而后,他花了整整30年,为父母拍摄照片12000余张,实现了“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同时,他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慢慢从摄影转到了纪录片的制作,24集系列纪录片《俺爹俺娘》由此而生。
拍摄《俺爹俺娘》时,除了自己的父母,焦波也拍摄邻里,以及村庄里的人文故事。在他看来,中国乡村是中国人的“爹娘”,是中国人的根,记录“爹娘”,便免不了记录乡村,如果他要用相机留下爹娘的话,那么也要用相机留住中国的乡村。
提到《俺爹俺娘》,广东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郭际生给出了一个词——质感。在影片中,老父亲的满头白发上,郭际生看到了“质感”;在二老拄着拐杖、搀扶前进中,郭际生看到了“质感”。焦波的镜头下,艺术感和生活感巧妙融为一体。于他而言,摄影机不仅仅是职业的工具,更是他满怀乡土情怀的伴侣。正是有了这样的乡土情怀,质朴、真实的纪录才得以打动人心,触动每个人心中对乡土的柔软记忆。
2008年汶川地震后,焦波收了6个孩子当徒弟,一边教他们摄影摄像,一边拍摄他们的成长。十多年来,徒弟们的成长故事汇成了纪录电影《川流不息》,这是焦波开启的人生第二个记录篇章,在这一阶段,他对纪录片的创作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为后来创作《乡村里的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焦波接受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安排的任务:在全国找一个村庄,在那里拍摄一部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片子。焦波团队在村子里扎根一年多,出色完成了任务,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得到各方好评。
在完成《乡村里的中国》的拍摄后,焦波陆续拍摄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淘宝村》,《黄河之水天上来》和《老窝》。国家带领脱贫攻坚的这几年来,焦波团队拍摄了9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片子。在脱贫攻坚的开始,团队就奔赴了现场,拍摄地覆盖遵义、贵州、云南等地。在脱贫攻坚最艰难的地方——贵州大漆村,焦波团队扛着摄影机进山,在当地驻扎了300多天,跟进村民的生活,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大通道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拍摄出了体现村民走出大山、逐渐脱贫的纪录片作品《出山记》。
在《出山记》斩获8个大奖之后,焦波被邀请拍摄《进城记》。作为《出山记》的续集,《进城记》讲述的是从大山里搬迁到新蒲新区的移民变成居民的故事。在创作方式上,焦波延续了《出山记》的记录手法,坚持质朴的记录,以真实打动人。拍摄的过程中,由于疫情等各方面的影响,焦波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因为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鼓励,以及自己向新中国献礼70周年的决心,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下来,与村民们住在一起,近距离感受他们的生活,最终完成了拍摄。
拍摄新作《老窝》时,焦波和团队来到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中排乡德庆村老窝自然组,此行让焦波感触颇深。老窝山上,焦波遇到了几个年轻人,他们跟随焦波学摄影,最后还成立了老窝山工作室,三个年轻人每天晚上都给焦波传他们的作品。焦波在完成这部纪录片的同时,还收获了几个充满热忱的年轻人伙伴。
从《俺爹俺娘》《川流不息》《乡村里的中国》到《出山记》《进城记》《老窝》等十五部作品,焦波的镜头一直紧紧对着乡村母题,记录大地上真实动人的故事,正如焦波在一场研讨会上说道,“乡村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艺术的根,不管到什么时候,我的镜头将始终对准最可敬、最可爱的农民……”,乡村始终是他无法割舍的根。如今,焦波的创作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他仍然扎根在中国最贫困的山村拍摄纪录片,坚持不懈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用镜头留住中国乡村。
02
纪录片作品是“时代的截图”
在郭际生的眼中,焦波身上体现的是纪录片创作中难能可贵的“真实”,他的作品厚实而扎实,没有精心雕琢的台词,也没有华丽夺目的剪辑。但是,焦波的十多部记录中国乡村的作品中,每一部都能让观众感受生活,感知人物、社会、时代变化,每一个镜头都是带着温度的,反映着现实的酸甜苦辣。
郭际生认为,镜头的使命远不止跟着被拍摄人物、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机械地记录下来。需要让信息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和丰富性,这就要求拍摄者除了对人物的取舍,拍摄、跟踪进行精心设计,还要在制作过程中有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维度的观察和思 考,因为纪录片最可贵的品质便是人文性,而这个品质正是引发观众思考的根本所在。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非常认真地观看了焦波的《乡村里的中国》,被这部作品深深震撼,他给焦波写了13页纸的交流想法,与焦波探讨纪录片创作。在司徒兆敦眼中,焦波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在于,他的作品形成了系列化的成果,故观看焦波的作品就像阅读书籍。一般来说,电影是“一次性消耗品”的,但焦波的作品能够给观众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能够反复观看、探索。
中国真正关注“三农”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多,这样的题材也很难拍好,而焦波的纪录影像可以算是“焦波文化现象”。当中国纪录片涌现出了无数个“焦波现象”的纪录片,关注农村纪录片的行业氛围才得以形成。从主观上自觉关注老百姓,到关注农村,关注农业、关注农民,关注农村改革的背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 陈大立
中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陈大立认为,多年来,焦波一直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的作品,实属可贵。从前,受怀斯曼纪录片影响,中国一批“上山下乡”的年轻人到农村里面拍摄了一些珍贵的时代影像。然而那个时代过后,大部分人都把镜头聚焦于农村以外的生活,乡村母题渐渐受到冷落。在陈大立看来,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截图,那些留下来了的历史截图都是弥足珍贵的。等过了十年、二十年,观众再看看时代的截图,看看焦波留下的影像,感受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焦波的作品得以持久震撼人心。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 赵捷
谈到观看《俺爹俺娘》《进城记》等作品的感受,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直言这些作品给他带来一种真切感,片中的内容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赵捷认为,焦波的作品饱含中国纪录片的特征,是现象级的作品,是将中国故事和国际表达结合的典范。唯有纪实才是纪录片唯一通向世界的道路,焦波的作品正是纪实的代表。每次观看焦波的作品后,赵捷都有新的感悟,因为影片真实触动了他的灵魂和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使他泛起内心的乡土情怀。
除了给时代留下“影像截图”,从史料的意义层面观察,焦波的作品也有深远的意义。焦波的作品使得原本话语权相对较弱,相对较少被记载的“三农”题材被记录了下来。正是有了这些特别关注当代农业、农村、农民的纪录片,后人才会有更能全面考察我们这个时代的“镜子”。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 田苗
在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看来,图书与纪录片关系密切,在史料方面,纪录片文献与图书文献相辅相成,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是影像和声音的载体,影像和声音是具像的书写方式。人类大量的信息来自视觉和听觉,不管是阅读书籍还是观看纪录片,都是主动获取知识,通过知识引发思考的过程。正因如此,焦波的作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以刻画下重要的一笔。
焦波在访谈中曾经表示:纪录片记录的是一个过程,我用几十年的时间记录下的是一个历史的截面,它展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变化,我不希望这段历史在影像上留下空白。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农夫导演,其实我就是在我深爱的这块土地上游走,在土地上观察,在泥土里种植故事。如今焦波已经65岁,他仍然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他在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时代“截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