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四五’时期,区水务局要作出什么样的部署,建设一个‘水清岸绿’的海淀?”针对记者提问,海淀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光耀回应了百姓关切的问题。“‘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增千顷水面,主要河渠达到健康状态。同时,铺设百里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设万亩蓝绿交融的生态水乡,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绿色生态水系景观。”马光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7月,海淀区出台发布了《“水清岸绿”行动计划(2020-2025年)》。“十四五”时期,海淀区水务局将筑牢防洪排涝体系、铺设傍水依林的慢行生态绿道、建设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渠样板、组建渠渠相连的水网循环系统、营造一碧万顷的生态园林湿地、修筑稳定安全的供水保障系统。

碧水绕海淀绿廊环北郭人水和谐生态美

“十三五”期间,海淀区通过“水清岸绿”计划的实施,对南沙河、大寨渠、温泉沟、团结渠、宏丰渠等部分河道水系进行了生态治理,通过截污治污、循环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了河道生态景观。通过实施稻香湖、翠湖片区循环补水工程,将南沙河的水输送到后沙涧沟、前沙涧沟、团结渠等南沙河的9条支渠,再顺流而下回到南沙河主河道,形成循环水网,为南沙河水系主要支流补给生态水源,结束了南沙河水系多年来有渠无水的历史。

“慢行滨水走廊建设”被列为“十四五”期间水务工作一项重点实施任务,提出了五年期间“铺设百里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的总目标和“每年至少新增20公里的慢行滨水走廊”的年度任务,并确定“分区规划、突出重点、滨水走廊、蓝绿交融”的十六字建设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光耀表示,北部地区将通过沿南沙河及前章村沟、草厂村沟、上庄后河等支渠和崔家窑、苏家坨、西玉河、上庄等湿地的滨水岸线铺设慢行系统。增加河道的滨水绿化带,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形成“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滨水生态绿廊”。

建设以南沙河为轴线,西玉河、崔家窑、苏家坨、上庄4个湿地为核心的一轴四核多河渠的循环水网和生态湿地,逐步形成湿地与湿地相连,河渠与河渠互通,各功能互补、人与水环境共融共存的亲水生态系统,呈现“碧水绕海淀,绿廊环北郭”的水路相连、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海淀水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南部地区,海淀区水务局将通过沿金河、万泉河、北旱河等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对三山五园地区河道进行岸坡护砌与修葺、河道两岸沿线生态景观建设、滨河绿化带的修补提升,连通河道两岸的滨水走廊,并将周边的历史文化与百姓的现代生活相融合,形成“三山五园地区滨水文化绿廊”。通过“滨水文化绿廊”的串连,进而把“十三五”时期的点状、片状生态建设成果形成“绿道”式连通,再现历史盛期水系格局及昔日“蜿蜒清澈”“水木清华”“荷塘月色”“未名湖”等景观特色。

“2021年底将呈现第一个20公里的‘慢行滨水走廊’,为把海淀建设成为‘高颜值宜居宜业城区、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区’迈好第一步。”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宋强说。

信息全感知数据全汇聚智慧水务兼顾经济发展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水务局将防洪排涝同“水清岸绿”项目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建设海淀综合防洪排涝体系,采用雨洪调蓄思路,按照“一点一策”的原则,对全区现存积水点进行系统化治理。2021年计划完成10处,2021年至2025年,全区计划开展雨水利用工程300余处,努力实现5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海淀区水务局将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及节水机关创建工作,完成不少于1万套节水器具换装,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农用机井精细管理和水量计量监控。分期推进再生水管线区域联通以及加水点建设,引导用户利用再生水来满足自身超额的用水需求,实现再生水利用率增长。持续做好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动态监测,促进重点区域地下水资源涵养修复,联合市自来水集团加快温泉供水厂建设,彻底解决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用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光耀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区水务局将更加发挥海淀区的科技优势,借力城市大脑的新契机,编织一张全感知的水务信息网,搭建一个全汇聚的水务数据信息库,绘制一张全掌控的水务三维指挥图,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水务智慧新平台。搭建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水工程、水行政“五个水”业务模块,使水务大脑建设服务于“水清岸绿”目标的实现,构建互联互通、亲水宜居、水城协调、蓝绿交织的水生态格局,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高能级高质量发展奠定水环境基础。

同时,以“控制自动化、管理协同化、决策科学化、服务主动化”为建设目标,开发布局水环境系统化监测项目,开发海淀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由“被动治理到主动采集到智慧预测、精准调度”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光耀表示,海淀区水务局将聚焦三山五园地区构建区域水网循环系统,打造亲水宜人的慢行走廊;持续推进“水清岸绿”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巩固节水型区创建成果;系统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创新治理积滞水点问题。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探寻水岸经济发展,将“水清岸绿”从生态保障向经济发展转变,为加快建设具北京国际科学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水生态保障。让广大民众充分享受“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水生态治理成果。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