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地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美誉。出生在这里的蒋介石,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人文环境的影响。然而,最能为蒋介石仕途创造物质条件的父亲却在他9岁时离开人间,这一重任留给母亲王采玉,尽管家境由盛转衰,但王氏含辛茹苦,节衣缩食,让他到私垫就读,期望能获取功名,在仕途上能发达起来。蒋介石并没有循着家长设计的人生轨迹坚持走下去,而是由学文改为习武。自古以来,行武群体受人鄙视,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
蒋介石为什么会不爱“功名”爱武装呢?促使这一志向确定的原因有多方面,第一,性格使然。少年时代的蒋介石,天资聪慧,又调皮好强。村里的男孩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舞刀弄枪,玩“打仗”游戏,他总是自封将领,指挥双方或一方作战,孩子们有时被战斗得衣破鞋丢,手伤头破,号哭而归,家长们便上门告状问罪。初入私垫时,蒋不服先生管教。一次,老先生要用戒尺打他手心,他马上倒地撒泼耍赖。因其自小顽皮,乡里人便在他雅名“瑞元”尾后带上“无赖”二字。从军同他的秉性比较对路。第二,求取功名无门,只得另辟他径。他本想走科举获取功名之路,1903年他赴宁波赶考。但这次应考使他决意放弃这一志向,主要动因是名落孙山,通过文功获取功名无望。回家之后,他考虑再三,决定去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接受新学教育。
然而,凤麓学堂也只是一所半新半旧的学校,同学们推举蒋介石向校方交涉,增加新学内容,他在陈述理由时,“盛气趋前,情态激烈”,激怒了校方,声言要扭送官府查办。蒋介石愤然退学。 后经舅父孙琴凤的介绍,他被送到宁波箭金学堂。在箭金学堂读书期间,博学的顾清廉老师,教学生们读周秦诸子、《孙子兵法》、《说文解字》,讲世界大势,鼓励学生出洋留学,使蒋第一次知道当时中国有一个革命的孙中山先生。顾还将自己一部心爱的经过一番圈点的《曾文正公集》赠给蒋介石。这是一部对蒋介石来说堪称《圣经》的书,蒋对曾崇拜有加,视曾国藩为“做人楷模”。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动荡的年代,随着以士为首的国民社会的解体,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军人群体,渐渐走向政治的中心。开始出现好男儿投笔从戎的风尚,人们把眼光纷纷投向那些原来根本不注意的军事学堂或者法政学校,以便从那里找到发展的门径。同时,留学日本也蔚然成风。1906年春,他乘船东渡日本求学,因没有朝廷公派文书未能如愿。回国后,考入了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官学校的前身)学习。第二年,由于在学堂表现出色,加上自己有意争取,经过考试被公派去日本军校留学。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于是他紧紧地把握,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和阻挠,再次东渡扶桑追求新的希望。在日本先是就读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掁武学校。1910年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日本驻新泻县高田市野炮兵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佩二等兵军衔,后升为上等兵,也称士官候补生。当兵期间,平常很少说话,没有什么可以引人注意的事情。不过让他和普通的兵一样,派去扫马房的时候,他的脸上现出难为情的神色。由于军队里的军纪关系,一切都是遵照长官的明令,不得不服从。
蒋介石到日本求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只身到日本因没有清政府的推荐公函,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回国投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向校方争取,终于如愿以偿。他依仗枪杆子发迹得势,取得荣耀和辉煌,攫取军权、党权、政权,直到坐上权力的最高宝座。然而,这一决定命运的选择,也使他染上致命的弱点:尚武精神使他过于迷信枪杆子,在执掌全国政权后,仍坚信枪杆子万能,而根本不愿真正吸纳民主新政,枪杆子最终无法挽救其政权覆灭的命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