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春节长假已结束,很多合伙企业都开始进行年度的汇算清缴工作,迎来了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年度汇缴的申报高峰期。

但是在汇算清缴中,很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都对合伙企业“先分后税”存在很大的理解误区:利润没有分到手,就不用缴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某客户咨询过的一个案例:

某大型服务企业A公司兼有部分投资业务,在2018年9月,与一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B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C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A公司出自1.6亿元,每年可按50%的比例分配C有限合伙企业的利润。

C有限合伙企业在2018年12月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D公司4亿元。在2020年9月,C有限合伙企业将全部D公司的股权转让,并取得股权投资收入6亿元。由于C有限合伙企业有新的投资项目,因此,2020年没有向投资人分配股权转让收入。

A公司在会计处理中,将对C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A公司税务人员在填报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认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由于被投资方C有限合伙企业未分配利润,S公司未确认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上也未做纳税调整。

填报报表数据后,为保证汇算清缴的准确性,A公司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数据分析。系统提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的“有限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应纳税所得额”栏次存在纳税疑点,需进一步核实。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究竟如何理解才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的关键在于“已经分配”并不是必要条件!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其中,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此处的“分”是“划分”的意思,并不是实际的分配。换句话说,按现行政策规定,只要合伙企业实现了收入,不管是否向投资方分配利润,投资方都需要按规定确认当期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具体来说,投资企业首先需要计算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于税会差异之处,需进行纳税调整;然后,根据分配比例,计算应分得的所得额,并入投资企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被投资合伙企业如果发生亏损的,计算的亏损不能抵减投资方的盈利。对于同时投资多个合伙企业的,其中一个被投资合伙企业发生亏损,也不能抵减其他合伙企业的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需要理解的另一点是,分配的不是账上的利润,而是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应纳税所得额是通过限额计算扣除得出,其中,个人合伙人的所得税是比较明确的,而对于法人合伙人收到的合伙企业分配过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则应直接并入法人合伙人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

如此一来,就可能存在有的公司在合伙企业没有实际分配的情况下不在账上进行收益确认,这样,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要进行纳税调增。如果法人合伙人收到合伙企业的分配并入账,且存在跨年度的情况,就需要作纳税调减。因此这与居民企业所得税之间分配股息红利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自己的合伙企业如果没有利润,是亏损(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那当年是没有分配的,因为合伙企业的亏损是不能由合伙人企业弥补的,但如果某年是正数,计算纳税了,次年又亏损了,又不能弥补,只能由之后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5年期),如果一直亏下去,第一笔税就算“白缴”了。

当然合伙企业还有股息红利免税的穿透问题,即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再给法人合伙人时,其免税能否享受的问题,一直没有明确,但我们认为这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不宜只占税法未明确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上述案例中,对A公司对C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进行分析,并获取了C有限合伙企业的相关财务资料,得知C有限合伙企业除对D公司的投资外,并无其他业务发生。2018年度,B企业共发生费用800万元,2019年度发生费用900万元,2020年度发生费用1000万元,相关费用均为内部管理费及基金管理人管理费。

据此,2020年,A公司应确认应税所得(60000-40000-800-900-1000)×50%=8650万元。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有限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应纳税所得额”栏次的账载金额中填入0,税收金额填入8650万元,纳税调增8650万元。

综上所述,很多企业都利用合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但是,能否真正帮助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和风险隔离,还取决于对政策和法规是否进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