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中的后汉之所以只存在4年,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直接原因便是,后汉隐帝刘承佑把大臣郭威的亲属家眷全部杀死,以至于愤怒的郭威不得不反。
后汉只有2个皇帝,开国皇帝刘知远去世之前,为了保住他刘家的江山,于是就给他儿子刘承佑留下了五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这个刘承佑就是后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后称后汉隐帝。
虽然他是皇帝,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权力。行政权力被杨邠掌握着,财政和国库被王章掌握着,监察和刑罚大权在苏逢吉的手中。更为无奈的是,他还掌握不了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地方上的军队被郭威控制着,拿着还可以理解。结果皇帝的御林军、禁卫军,却是史弘肇控制着。也就是说他父亲留给他的五位辅政大臣,是把他这位皇帝的权力都给瓜分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承佑怎么可能忍得下去?毕竟谁也不想当傀儡。为了夺取朝政大权,成为真正掌握权力的皇帝,刘承佑便借口说要攻打北方的辽国,于是就命令郭威领兵北伐。就这么的,郭威这个军方大佬被调走,刘承佑的压力便减小了许多。
虽然说是个傀儡,但这么多年下来刘承佑还是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的。公元950年的一天早晨,大臣们和往常一样前往皇宫上早朝,杨邠,史弘肇,王章也和同僚们一起,往皇宫走去。结果没想到在半路上数十名武士就拿着武器冲上来,一番刀光剑影、切瓜砍菜,这三位辅政大臣便人头落地,倒在血泊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此,刘承佑的解释是,他们三人意图谋反。
诛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后,朝中大权被落入皇帝刘承佑的手中。但这位21岁的年轻人还不满足,并膨胀了,还想着干掉郭威,从而控制军队。于是刘承佑便命令马军指挥使郭崇去诛杀郭威,命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去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
结果倒好,刘承佑也没想到李弘义跟王殷关系十分密切,不仅没有执行刘承佑的命令,反而还把刘承佑的一切计划都告诉给王殷。这可把王殷吓得,赶紧就把这件事情告诉郭威。在生死存亡之际,郭威采用谋士魏仁浦的建议,伪作诏书,说刘承佑命令郭威诛杀诸多将领,但多年的袍泽情谊让郭威十分不忍心下手,于是就把诸位将领们邀请过来,商量下到底要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将领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群情激愤,毕竟谁都不愿意束手就擒、无端被杀。于是大家便推举郭威为首领,以“清君侧”的名义返回都城汴梁。
这个时候郭威更多的是想要皇帝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不管是什么原因,弑君都是件很不好的事情,郭威也会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但没想到刘承佑是真的蠢,在他看来郭威带着军队前来,那这就肯定是谋反。既然是谋反,那就得诛九族,于是刘承佑就把郭威的家人全部给抓了起来,然后一声令下就把郭威的家人全杀了,不管是老幼妇孺还是奴婢丫环,统统都被刘承佑杀了个精光。
对此,刘承佑的解释是,通过自己的血腥手段,让郭威知道他这个皇帝不是好惹的,最好乖乖投降,不然下场会更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理解刘承佑到底是怎么想的。都把人家的家人都杀了,还指望着郭威投降求饶?不共戴天之仇,郭威怎么可能会放过刘承佑?
如果说在这之前郭威并没有反叛的想法,那现在就真的是想反叛了。全家人都被刘承佑杀害,不要说郭威这样的沙场猛将,就算是个普通人也绝对咽不下这口气,也肯定要报仇。
就这么的,在郭威的滔天怒火下,刘承佑怎么可能会是郭威的对手?仅仅几天的功夫郭威就攻破汴梁,占领皇宫。而前几天还意气风发的刘承佑是仓皇而逃,后来手下人为了邀功求赏便杀害了刘承佑,后汉也因此灭亡,仅仅只存在了4年。
可以说后汉之所以这么快灭亡,后汉隐帝刘承佑是要负最大的责任。毕竟他的这个脑回路是真的奇葩,他难道就想不到先不杀郭威的家人,先控制起来,这样至少他还会有讲条件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