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互联网圈最火的消息就是所谓的小米造车了。 而在此消息传开几天前,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第四季度抛结手中的最后3.5万股特斯拉的股票,与此同时,高瓴资本也清仓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股票,从而也让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了几家车企的销量如何。
数据证明利润大
而按照该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售直逼50万辆,蔚来汽车2020年累计交付新车43728辆,小鹏汽车全年交付27041辆,理想全年销量则为32624辆,也就是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2020年的交付量总和都还赶不上国产特斯拉model3的销量,若是小米造车想后来者居上,至少目前还没看到什么有底气的支撑。
底气十足才敢造
不过由于新政一出,很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造车准入门槛降低,但是要知道造车不是造手机。 就拿跟小米前后脚发表造车意愿的百度来说,也是先有了十年的AI自动驾驶研发领域里的摸爬滚打,同时还有吉利造车这种老牌汽车生产企业全线赋能,才敢打出造车这张牌的。 另外百度与小米不同的是,百度造车不仅有百度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来托底,更有吉利董事局主席李书福加持全部出产以及发卖,而小米背后除了雷军,目前也仍没看到其他老大站台。 尽管雷军是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投资人,并且小鹏汽车上市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未来小鹏汽车的代工厂以及销售渠道能否为之所用,目前都还没有定数,所以小鹏造车还不是很现实。
时机显然不成熟
另外,很多人担心的还是小米主要是没有造车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不成熟, 虽然说如今互联网造车大势已经风起云涌,并且有互联网产业卖车卖得风生水起。 但是造车毕竟是个比较慎重的事情。 不仅检验的是造车企业自己,同时更检验产品车辆的安全性。 并且短期资本市场的狂热也不代表长期价值的体现。 而且有贾跃亭事件在前,小米还是需要非常谨慎。 毕竟已经有很多企业看蔚来造车的利润确实好,结果入行惨遭腰斩,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造车时机显然并未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