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农家,过去对于农家人经纱织布的事,印象自然是深刻的。今天回忆起来,光是“经纱”这一环节的故事可说出一箩筐。
那时我还小。一天夜里,天还没亮,我在被窝里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我的伯母和叔婶几个人已经在屋堂里忙开了。一锅子水已经被烧沸,热气腾腾,一只长圆形的木桶已经放好,我知道,她们要为一卷“经线”下“糊”了。母亲不停地在一旁用木棍子捣着一盆浆糊。“差不多了。”母亲说。此时,伯母叔婶们开始七手八脚地把浆糊倒入长圆形木桶,用开水稀释,并把一卷重重的、卷在“的花”轴上的经线放在浆汤内翻滚,好让浆汤彻底地渗透到纱线之中去。这还不算,伯母又把卷着的“经线”竖立起来,母亲急忙把浆汤从上头淋下去,直到卷着的“经线”水淋淋为止。这环节就叫“上浆”。接下来的事就是刷浆,这“刷浆”被家乡人称之为“刷布”,他们从“经纱”到“织造”总是不肯离开一个“布”字。于是,经纱就叫“经布”,刷浆就叫“刷布”,织造就叫“织布”。
刷浆开始了,大概是隔日约好的缘故,在一条不算狭窄的村道上,已经有人放好了搁置经线的长凳。来帮忙的人都是本队的邻居,其中来的还有“刷布”的老手,奚家阿婆、瞿家阿婆、李家阿婆等都是被队里人认可的好把式。经线被慢慢地被放开,足有三四米长,浆汤从“经线”上不停地滴落,还冒着热气,扛刷的人眼明手快,拿来两把长长的竹毛刷帚,一把在下、一把在上,紧扣着“经线”迅速刷去。其余的人也没闲着,仔细查看着有否粘线和断线的现象。扛刷人来回不停地跑着,“经线”上的浆汤在泥路上洒满一地。就这样七八位妇女为这一卷“经线”化费了大量心思。
几个小时后,“经线”被装上了“布机”,接下来的时间,就要在“纬线”上下功夫了。我从书本上曾读到过“黄道婆”这位纺织的祖宗。从这位祖宗开始,千百年来,民间织土布的技艺不知被传承了多少个世纪。直到今天,还有人依旧迷恋着这一方原始的织造。
妻子哥哥家依然有织布机在,太老了,哥嫂推一下时就会发出“叽咯叽咯”的苍老声响,又幸好这里还有纺纱的“脚车”和其他的一些小配件都没有丢失,更没有被当作柴火烧,足见这位嫂子的用心程度。她坐进机杼踏着脚板,推着扣把,丢着木梭。我要看一看嫂子织好的布匹,她竟抱出了一大堆的土布来,她还道出了一大串的布匹名字来,什么“豆子花”、“芦席纹”、“三洋布”、“两脚踏”、“四脚踏”的。
如今,乡村道路都修了水泥路,“经排”无法敲进泥地里去了。但农家妇女还是有办法的,就用椅子在靠背上绑上了竹竿来回分撩“经线”在上,照样能“牵”出了长长的“经线”来。妻子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经车”在她的肩上摆弄起来仍活灵活现。随着经线在“纱管”上牵出,发出了“哗哗”的声响。家乡的一个小村居然留出了一大块土地,种上了棉花,并在一个小小“记忆馆”里放满了农家旧时使用过的老物件,其中就有用“老布”制成的旗袍,挂在身上的大小包包,还有一些装饰小挂件。村干部说,“这些就是为城里人作分享的”,便也成了一种旅游资源。(施国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