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股市、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减温,关心当代艺术品投资群体日渐增加,艺术品投资与个人收藏人群慢慢扩张,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造就的收益率造成了极大的诱惑力,愈来愈多的资产持续涌进艺术品市场。

在中国,艺术品已经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工具;在中国,投资者更关注艺术品的财务收益,这让艺术品成为了一种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艺术品是一种资产

何为资产?一种资金的占用形式,一种保值增值的工具。

但在欧美买卖历史更加悠久的艺术品市场上,虽然财富的表征功能很重要,但买家更多是追求精神价值,也就是以收藏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来云去岭上峰》/张佩

要关注艺术品作为一种新的资产。未来中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艺术品资产的存量,因为有几千年的文明沉淀,也有上千万艺术工作者的创造。还有很多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也需要盘活。我们还有很多的文化载体,需要我们大家对它建立新的认知。

由于艺术品是一种高度凝结文化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很丰富,也形成了很多文化IP。这个表外资产,保守的估计有三十到五十万亿。所以我们看艺术品市场,为什么要用金融去研究它,就是因为这个体量非常大,需要金融来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家山烟雨 》/陈克永

艺术品金融创新活跃

艺术品成为资产的一个重要结点,出现在2009年前后。当时中国正值次贷危机,为了刺激经济货币超发,股市投资回报也相对较低,通货膨胀的预期强烈。

艺术精品在市场上的示范效应,使企业家携大量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奠定了艺术品如今在中国以收益为重的基调。

2009~2011年,三年时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买家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09年以前,艺术品的主要买家是收藏家和博物馆;09年之后,企业家、中产、基金成了购买的主流,这导致很多小藏家或博物馆因价格推高,有心无力,逐步淡出了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石公园的雪景》/段铁

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繁荣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促成了艺术品和金融的对接。

很多艺术品金融的创新产品在中国出现,像基金、艺术品信托、份额化交易等金融模式不断显现。走到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创新的步伐已经超过了欧美。

2011年之后,欧美艺术品基金数总和23支,而同期中国市场已经快速增长到了60支,管理规模、发行支数都远超欧美。

中国不少文交所都是这一时期成立,对艺术品进行份额化交易,但欧美并没有这样的形式,这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因州的初夏》/段铁

艺术品市场需求的中西差异

国内艺术品市场,书画类收益率比较高。据雅昌投资收益率显示,中国书画艺术品平均年化收益率19%;持有5~10年的艺术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达25%。

中国艺术品市场换手率远高于欧美,在欧美国家,艺术品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传承的载体,持有几十年较为常见。

艺术精品的收益率较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普遍使用重复交易法计算艺术品的收益率。简单来说,就是盯住一件作品的重复交易,来分析其年化收益率。

精品真正实现了重复交易。国际上能够重复交易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只占有5~10%,大量的作品只有一次,换句话说,重复交易的艺术品皆是被市场高度认可的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山》/宋涤

如果投资者购买的股票收益率全是正相关,那么多支股票的风险可能是累加的,这时应更多购买收益率负相关和不相关的资产,这样才能真正分散风险。

艺术品的收益率,优势在于和股票、国债的关联性较低,适合搭配做四一资产配置组合。当资产包中加入艺术品,就会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国内外很多数据都能证明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宋涤

投资艺术品的思考

投资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就称之为杰作效应。艺术精品往往具有较大的需求和较高的流动性,更适合入手。

此外,艺术家本身的知名度,对艺术品价格影响很大。投资者普遍对名家杰作表现出较大的偏好,近年拍卖市场上天价的艺术品基本都是名人作品。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量高净值人群对美术知识、美术史和艺术市场潮流风向的了解不够,对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把握不准,为了规避风险,只选择名家作品。

艺术品本身没有价格,其价值是取决于投资者和市场意向的,也就是说,需求决定市场,艺术品市场价格不断走高,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各位藏友朋友们应该把握好时机,北京京海墨韵书画院值得您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