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野生动物,它们随时要面对危险,即使在怀孕之后,食肉动物依然需要参与或者自己捕猎,而食草动物也需要自己觅食,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但是,尽管这样,它们依然能够生存得很好。相比之下,人类怀孕之后,就要脆弱得多了,尤其是在孕吐和孕后期,还需要人悉心的照顾。那么,为什么人类与野生动物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情况呢?我们简单地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孕的猎豹捕猎羚羊食肉为什么怀孕了依然具有很强的捕猎?

食肉动物怀孕之后依然具有捕猎能力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独居动物来说,它们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才不会被淘汰掉,而对于群居动物来说,成年个体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照顾关系。我们以狮群为例,在狮群中,所有的母狮都会参与照顾幼崽,而且年迈的母狮因为狮群中的年轻母狮都是自己的后代或者近亲,所以,年轻母狮会照顾年迈的母狮。但是,年轻母狮之间没有互相照顾,只有共同合作,因此,母狮即便是怀孕了,它也要跟其他母狮一样参与狩猎。

而像猎豹、花豹这样的独居动物同样也是如此,随着它们胎儿的发育,雌性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自己和胎儿的需求,而在此期间,雄性花豹是没有任何的照顾的,这一切都要靠雌性独自来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以上只是食肉动物们必须具备怀孕后捕猎能力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它们怀孕后的身体依然可以支撑它们完成捕猎呢?

问题就出在幼崽与母体的体重比

我们可以把怀孕看成是一种负重,对于母体负重,当然真正的怀孕比负重要困难得多,不过,我们只是打个比方。在负重时,显然负重越轻,越有利于自己的活动。所以,食肉动物的幼崽和母体体重比都很大。我们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最大的食肉动物的北极熊;第二个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极熊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而且它是独居动物。在繁殖期,雌性北极熊短暂的相处之后,不负责任的雄性就会离开,让雌性独自度过整个的妊娠期。雌性北极熊平均230天的妊娠期是非常漫长的,而且随着胎儿的发育,对雌性的影响会慢慢地加大。为了将胎儿最小程度的影响到自己,雌性北极熊胎儿会非常的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一头体重平均在250公斤左右的雌性北极熊,即使产下的胎儿也不过只有1.5斤左右,也就是说,北极熊与胎儿(初生)的体重比为333:1(斤)。

而一头北极熊一天就可以吃掉体重为自身10%以上的肉,而且入冬前,北极熊的体重会比之前重上百公斤,因此出生后才1.5斤的幼崽对于雌性北极熊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也是典型的独居动物。除了在发情期,雄虎会与雌虎短暂的相处之外,它们都是单独活动的。对于雌虎来说,妊娠期的它与平时没有区别,甚至对食物的需求量还会变大。因此,捕猎能力保持在一个相对的水准下也同样重要。于是东北虎与北极熊一样,它们也是通过“缩小”幼崽的方法来减少幼崽对自己的负担。一头成年雌虎的平均体重在130公斤左右,而它的幼崽在出生时,也不过只有1公斤左右的体重,就算是一胎生3只,也就3公斤左右,这对于每餐都可以吃下十公斤肉的老虎来说,这显然也不是太大的负担。

因此,食肉动物的雌性怀孕之后之所以能力没有减弱,是因为它们和幼崽的体重比太大,幼崽对其构不成太大的负担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草动物怀孕后是否还具备逃跑能力?

对于食草动物来说逃跑能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但是相比食肉动物,食草动物的幼崽体重比就小多了,换句话说就是食草动物的幼崽出生就很大,比如雌性非洲水牛的体重在500公斤左右,它的幼崽在出生时体重已经达到了45公斤,约是母体体重的10%。显然这个重量的幼崽对雌性来说已经是负担了,在遇到食肉动物时,它们显然就没有普遍的同类跑得快。

所以,食草动物怀孕后逃跑能力会减弱。那么它们采取了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个缺陷呢?

首先是食草动物大都是群居的,当遇到食肉动物时,虽然平时食草动物会四散而逃,但是当族群中有怀孕的雌性和幼崽被食肉动物缠住后,食草动物的首领会带头营救。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非洲水牛,一群体重过半吨的非洲水牛如果前来营救,就算是狮群也要避其锋芒。当然了,有这个待遇的只有怀孕雌性和幼崽,其他年老体衰、生病的个体都会被族群抛弃,这就是优胜劣汰。

因此,食草动物怀孕后并不具备逃跑能力(或者说逃跑能力会减弱),但是它们有同伴的誓死营救,这样就大概率地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剧烈的运动下,怀孕的雌性没有流产的风险吗?

人在怀孕的时候,如果是剧烈运动就有流产的风险,而像食肉动物捕猎、食草动物逃命,都是在剧烈运动。那么,它们为什么不会流产呢?问题就出在子宫上。

哺乳动物都有子宫,但是不同的动物子宫的构造不同,从整体上看,动物的子宫可以分为四种:单子宫、双子宫、二分子宫以及双角子宫。单子宫和双子宫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子宫和两个子宫,人类以及其他的灵长类动物都是单子宫的动物,而像大象、野兔都是双子宫的动物。二分子宫和双角子宫就稍微复杂一些了,其中二分子宫是指从表面上看子宫是一个整体,但是在子宫的内部有纵隔,将子宫内部一分为二。所有的食草动物、大部分的食肉动物以及啮齿类动物都是这样的子宫构造;而双角子宫是指从前端看子宫是两个,而从后端看两个子宫又合二为一。在自然界中,海洋哺乳动物以及食虫类动物都是这样的子宫构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食草动物和大部分的食肉动物都是双子宫的,而人类是单子宫的,这两种子宫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在剧烈运动时,双子宫的动物其中一个子宫能够像吊床那样拉扯着另一个带有胚胎的子宫,这样能够起到极大的缓冲能力,从而减少因为剧烈运动对胚胎和胎儿的伤害。但是,人类的单子宫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剧烈运动时,直接就作用于子宫,这样就容易导致流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较弱的妊娠期恰恰就是人类的优势

相比较野生动物,人类的妊娠期确实有点弱,不过,你回想一下,我们的祖辈们,他们生活的年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记得我5岁那年,我妈怀了我的弟弟,在怀孕的整个过程中,我妈像往常一样,需要挑水,需要下地干活,并且我在地头上玩耍的时候发现,我妈干的并不少。

时至今日,我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我妻子怀孕的过程中,各种营养要跟上,一些我闻所未闻的保健品也摆满了妻子的梳妆台。并且在整个孕期,我妻子都在家里待产,要说运动就是每天晚上饭后公园的散步了。

这证明什么?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得到的保障日益增加,从而才使得女性在妊娠期有了更为舒适的选择。这就是人类进步的优势和必然的结果。

因此,拿已经站在当下食物链最顶端,并且有了各种保障的人类孕期与野生动物相比,本身就不具备可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人类与野生动物比,有很多地方都不如野生动物,比如比凶猛程度,我们无法与老虎狮子等猛兽比,比体型,我们比不过同为哺乳动物的大象,比速度,我们跑不过猎豹,比跳跃能力,我们比不过大多数的食肉动物。但是,比大脑,我们人类从来就没输过。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才区别于所有的野生动物。

对于动物的妊娠期也是一样的,食肉动物以减小幼崽的体型为代价获取了妊娠期的捕猎能力,食草动物以同类的生死为代价获取了雌性妊娠期的安全,而人类这些统统都不需要,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态位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