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子龙
一座寺,藏尽繁华万千
——走近双桥区鸡冠山“大灵峰禅寺遗址”
作者:张子龙
提起承德,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确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让承德享誉世界。回眸便是缘生起,大清皇帝当初把目光驻足在现在的市区范围内的时候,谁又能说不是因为这块土地,本身所具有的厚重历史文化而使然的呢?!
藏进万千繁华的一座寺
清康熙四十二年之后陆续兴建避暑山庄,而由此上溯四百年,享誉当地及周边的一个重要“文化坐标”,却是“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当然,现在的市区在那时候属“宜兴县”。至于现在承德人耳熟能详的佳句“鸡冠挂月三千丈”中的鸡冠山,那时候叫五指山。
承德府志
《承德府志》卷十五说:“五指山,在府治东南四十里,五峰湭翠,俨如仙掌,今土人称鸡冠山。盖侧视五峰,累累若鸡冠云。”
《承德府志》还记载:“鸡冠山名为五指山”,元代初年在五指山下平坦的山阜上修建了“灵峰寺”。当时五指山区属兴州宜兴县管辖。元世祖忽必烈对佛教尤为尊崇,尊佛教大轮禅师为国师。大轮禅师曾在灵峰寺留宿,并写下了“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有资料介绍,现此碑已折断残存,碑文字迹模糊不清,有少部分残碑存于避暑山庄管理处)。
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八:右大轮禅师碑在承德府东南四十里。其额云“兴州宜兴县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大都大奉福禅寺传法住持嗣祖沙门居实撰文,称大轮乃鸠巢法师弟子,至元七年,以中书右丞相疏请,住持大灵峰寺,开堂于都之永泰。十一年,示疾而化,收舍利本山祖茔塔葬之。碑于分修《热河志》时所得,书法不甚工,然因是知古北口外地于金元属宜兴县,纪方舆者得之,如获指南矣。
《元史》中说:当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军南征时,曾命部将史天祥率领一支铁骑进入漠南,攻占了金国所统治的承德。并于蒙太祖十年(1216年)十一月,率军攻破了金国的五指山上设的山寨,寨主杨昭奴被擒。综合现有史料分析,这里所说的五指山即今鸡冠山的可能性较大。此史料可以从某种角度佐证,金国时就有官兵在今鸡冠山上驻扎。
据了解,大灵峰禅寺当时规模很大,其主体建筑同其它寺庙的格局一样,进门建有三间天王殿,内主尊弥勒佛,背后为须弥山三十二将中的首将韦驮。两侧依次为四大天王的塑像。正殿五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东西配殿各三间,东有两小间讲经堂,西有两小间仓库。后殿三间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善才童子、龙女并立两旁。院中立有元代《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碑记。
前人种善因,后人得善果。这座元代大灵峰禅寺,是清代康熙三十三年重修的。
尹忠手绘大灵峰禅寺图
当地老年人说,解放之初,大灵峰禅寺还有香火,在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初八、五月十三日,都照例开庙门、设摊点举行礼佛活动,称为“庙会”。
后来,此寺已毁,现仅存遗址。
有时,历史对某一方厚土的热爱,其实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慕,“就是对他(她)好”。比如大灵峰禅寺所在的鸡冠山,有承德学者在文章中说,十多年前,参加双桥区文物普查时来到鸡冠山上,“在地里捡到一个磨光石斧,说明这里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了。”文中还说,“右边的山坡,是一处4000年前的遗址。”
另外,还有传说:盛唐时期大兴佛教,在五指山下(注:今鸡冠山)兴建了灵峰寺,唐王李世民曾敕令尉迟恭来此监修。
藏进历史变迁的一座寺
山无语、水无言,幸有大灵峰禅寺默默记下许多。
关于这座大灵峰禅寺,《承德府志》中:“元初建有碑额,曰兴洲宜兴县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看得出来,那个时候碑就很残破了,“至元二十四年立碑,上截完整,近跌处杬缺殆尽。”
因为其中所指了“宜兴县”,接着“挖”下来,惊奇的甚至可以说,现市区这块宝地,在修建避暑山庄之前的之前,不只是“北人牧马场”,因为,传奇大有所在。
“宜兴县”,《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注:今双滦区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
水有源头,树有根,“小兴州”是迁民后裔所铭记的。“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以州常被寇患,尽徙民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入乐安里籍,居城东北河照村,世业耕读……”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名臣杨继盛临刑之前自著年谱,其中对家世的记述,是截至今天,现有资料中发现的个体关于“小兴州”迁民的最早记述。
有资料说,“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
相传,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大明皇帝朱元璋采取“寓兵于农”政策,实施由州府领导的民屯和由卫所负责的军屯。“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军屯分两种,边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营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设置卫所地区,军事第一,其所有行政工作都围绕军事这个中心。大量卫军移入的同时,境内居民被迁往燕山以南地区。文献载,公元1371年,明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移民32800余户屯田北平,置屯254,开地1343顷……太祖时徙民最多。这其中有多少徙民,是来自大灵峰禅寺中碑文所指“兴洲宜兴县”的呢?又有多少故事尚未为人所知呢?
藏进珍贵史料的一座寺
《中国佛教金石文献》是一部“国字号”著作,网上有论述说,编著者许明老师花十余年精力编纂,总一千五百万字。该著作既是一部典籍文书与金石实物互证的佛教发展、演变、传播的宗教文化史,又是一部广涉佛教建筑、碑刻等金石资料的物质文化史,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数年前,在编纂《中国佛教金石文献》时的许明老师,翻阅资料,看到《钦定热河志》卷九十有一段关于元僧居实《五指山大轮禅师碑》的记载,按语称:“此碑磨灭不完,碑文所云大轮从师鸠巢受具,則鸠巢亦灵峰古德也,因並列之。”
许明老师在2019年撰写的文章《五指山大灵峰禅寺访碑记》中说,因为“按语简短,所录正文也不过百十来个字”,于是,他便查核了文中提及的人物、地名,希望能了解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但是信息量非常有限。“心想,反正五指山在承德,离京不远,不如亲自去实地探访一番,说不准还能看到原碑呢。”这样,次日许明老师便驱车前来。“终于到达海拔约800米的鸡冠山村口。一时豁然开朗,远远地就看见山顶上有若干巨大的石柱由东向西簇拥着并拢在一起,直插天际,形状的确像极了一个大鸡冠,震撼人心,有诗云‘鸡冠挂月三千丈’。”
经村民指点,许明老师很快就到了大灵峰禅寺的遗址。有缘人天注定,经人帮助,当天许明老师看到了“有字的碎石块”,这让他“大喜过望”。“抹去碑上的灰尘,勉强认出一些字句来,便赶紧用数码相机先拍下来,待回头再好好辨认。然后拿出卷尺和纸笔,仔細量了尺寸,予以纪录。”
访碑回家后,许明老师立即把残碑上的文字识别整理出来,经过比对,他发现是《五指山大輪禪師碑》碑文的后半段。“虽然残缺不全,仍保存有铭文、纪年和题名,实属难得。已收录于《中国佛教金石文献·塔铭墓志部》元卷中。”
录文如下:
元僧居實《五指山大輪禪師碑》
大輪禪師(闕十一字)行,大輪,號也。海山名家吳氏子。幼頗讀書。海州陷,師甫十歲。興中元帥王樸得師,觀其風儀氣宇非常,兵刃下問對不㤤師,異之。師鳩巢薙髪,服勤左右。歲丙申,受具。已而行脚,遍參諸方,迅機若電莫之當,夐出倫輩,衲子翕然。(以上《钦定热河志》卷九十)
(上闕)所宜有者,(闕)事法屬眾依□□毗,收舍利本山祖塋□□之。凡年六十一□,(闕)文□余實□□親師識舊,義不□辭,乃為之銘曰:
(闕)物有生滅,道無替隆。至理幽替,得人而弘。□大輪□,(闕)深探虎穴,解□遊戲。虚□點破,再上靈峯。□開古□,(闕)開堂演說,第一義諦。舌轉雷□,了無一字。□□方□,(闕)革故鼎新,粲然金碧。六十一年,書偈而逝。建窣堵波(闕)
至元二十四年歲次丁(闕)大靈峯禪寺住持提點小(闕)敕授進義校尉、虎賁軍百户功德主(闕)敕授將仕佐郎、宜興縣尹兼管諸軍奥魯功德主(闕)授武義將軍、虎賁軍千户功德主王(闕)元禄大夫、中書右丞相都功德主(下闕)。(以上石刻)
碑刻说明:碑大理石质,残存三块。其一,残高八二厘米,宽四二厘米,厚一八厘米,残存十二行,行字不等。其二,残高四一厘米,宽六五厘米,字磨泐难辨。其三,残高五点五厘米,宽一七厘米,仅“仁”、“史”、“李世”四字可辨。並正書。
沉舟侧畔千帆过。日月轮回,沧桑百转,曾经繁盛的“大灵峰禅寺”,如今以遗址的形式厚待着我们,留给我们的当是一个用之不竭的宝藏。不愧前人!我们及后来人要做的有很多……
本文鸡冠山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