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已高达8.6分的《山河令》,除了你侬我侬,夜夜发糖甜掉牙,这故事里头还有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江湖”吗?

之前有小伙伴说,《山河令》其实更多的是在说情感,但相比从前的武侠剧,这部剧的江湖味少了许多。

可我却觉得,《山河令》里也有“江湖”味,最浓重的色彩,就是“知己”的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成败萧何,士为知己者疯魔

1、成败萧何,士为知己者疯魔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所以,人,就是江湖。

这个故事里最早的恩怨,就是从“大魔头”容炫留下的那个能让人一夜之间无敌于天下的武库,以及用来打开武库的琉璃甲开始的。

谁曾想,所谓的“大魔头”,曾经也不过是个单纯的小伙。在他看来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之间都有共通之道,只要各家之间不吝赐教,打破壁垒,就能找到一起精进的门道。

他这些看似过于简单的想法,却一样吸引到了一群“知己”,和他一起为这个想法而奔走。

后来他一念成痴,为搜集天下武学不惜偷抢,才从有抱负的青年,变成了人人追而诛之的“大魔头”。

在这片江湖里,“知己”分崩离析、自相残杀,彼此丛生猜疑与算计,甚至因此结下血仇。也因为结局的惨烈与影响的深远,令曾经干净、纯粹的知己之情,更加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同生共死,士为知己者折琴

2、同生共死,士为知己者折琴

周子舒颇为欣赏的“安吉四贤”,有的曾是弱书生,有的曾是独行侠,虽然四人背景大为迥异,但因为彼此志气相投、互为知音,所以能为了知己,结伴一起隐居安吉竹林中,从此只问音律、不问世事。

可惜,人断了江湖,江湖却有断不了的人情。为了一份义气,隐遁世外的“安吉四贤”,还是将这份难得的逍遥,亲手葬送于纷争不绝的江湖。

四人中的三人,死于琉璃甲之争,最后只剩下一个抚琴的弱书生。看着离他而去的知己们,他对尘世已再无眷恋,道一句“世间再无知音,留你何用”,便愤然摔折古琴,追随知己而去。

江湖人海寻觅,得一知己何易。这份折琴的悲壮,便透出了这片江湖的气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一腔孤勇,士为知己者而信

3、一腔孤勇,士为知己者而信

到了主角温客行和周子舒,前者是鬼谷谷主,发起疯来就喜欢捏碎下属喉咙,笑得邪佞癫狂,是个让剧中各色妖魔鬼怪都不得不有所忌惮、甚至畏惧的人物;但面对周子舒、顾湘、张成岭,他又总是变成另一副温和风雅、笑容常在的模样,仿佛真的就是他自诩的“温大善人”。

周子舒则是密探组织天窗的首领,带了八十一部众一起拼事业,却落得全军覆没、留他一个孤家寡人的悲惨境地,不少下属还是他亲手处刑。但平时他又待人温和,对张成岭更是师徒情深,可见他本有一颗仁心,只是曾经趋于权贵,做事狠辣,令人心寒。

这两个同样亦正亦邪的人遇到彼此,谁也不用指责谁、看不起谁,反而还可以因此多出一份彼此理解的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客行一直对周子舒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周子舒便说,先贤论世间勇者,分为气勇、血勇、骨勇、神勇,皆为少年之勇,唯有孤勇最值得推崇。

何为孤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人心难测而信之。他知道到了这个年纪的人,要对别人袒露心扉并不容易,但他愿意先行一步,相信温客行就是他认识的那个人。

因为这份相信,命不久矣的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寻医问药上,而是趁现在和这位“知己”,浪迹天涯,诗酒江湖,方才不枉此生。

岁月要去由他去,自有知己伴身旁。这份爱情,不,这份“月色真美”的江湖知己情,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初看武侠,是江湖门派、武学至上;再看武侠,又有江湖儿女的义气与爱情,有世事沉浮下的人生哲学。

士为知己,一念可疯魔,一念可放下。是仗剑江湖,是搅动风云,还是安然隐退,能否遇到真正的知己,是一个很大的变数。放到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么,你遇到自己的人生知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戈多,持续性剧评影评,间歇性八卦上新,欢迎关注@人类戏多电影(本文原创,请勿搬运、抄袭、洗稿,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