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圈离奇事件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犯罪分子整容换脸、隐姓埋名后警方无从追查,到最后主角出手才让事情峰回路转,最终抓获犯罪分子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朋友每次看到类似的剧情时都会嗤之以鼻,认为这种事情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但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近期银行圈还真的就发生了这种就算是出现在影视剧中都会让我们嗤之以鼻的事件。

根据中纪委通报:中国农业银行延寿县支行加信营业所原主任(股级)杜永平贪污公款潜逃17年后被成功抓获。

在这次案件中,虽然没有出现主角人物一路披荆斩棘抓捕反派,但是还真出现了犯罪嫌疑人整容换脸、洗白身份后逃脱警方追捕的戏码。

整容换脸17年后终落网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下这起离奇案件的具体情况。

据报道:杜永平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利用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延寿县支行加信营业所主任职务之便,贪污巨额公款。

其在2004年9月携款潜逃后被公安部列为B级通缉犯,悬赏10万元追逃,但是杜永平潜逃之后就仿若人间蒸发,警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追查到有用的线索。

到了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后,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对此案仍然十分重视,并联合多部门成立了追逃专班。

追逃专班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办案,通过大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排查之后,最终才发现了“疑似”杜永平藏身的蛛丝马迹。

办案人员发现杜永平的亲属经常与大连市一名叫“于化龙”的男子联系,行为十分可疑,因此办案人员认为“于化龙”可能就是杜永平的化名。

但是办案人员见到“于化龙”的相貌后却深感失望,因为“于化龙”与杜永平面容不一致,看起来办案人员似乎偏了。

不过好在追逃专班一直没有放弃对本案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他们发现“于化龙”再次以非常隐秘的方式与杜永平的亲属频繁联系。

办案人员经过多方面的分析比对,最终确定“于化龙”就是整容后的杜永平,并且于2月18日,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成功将已经整容的杜永平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也证明了追逃专班的调查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于化龙”被抓捕后承认自己就是杜永平。

据其交代:2004年9月,他分阶段打车潜逃至大连市,在大连整容后居住在洗浴中心等不记名场所,后期又化名“于化龙”与洗浴中心服务员郑某某相识并处为男女朋友。

2010年,他又以郑某某的名义在旅顺口区购买了一处房产。

就这样,整容且“洗白”成功的杜永平在警方的追捕下躲躲藏藏地生活了17年,到现在才最终落网,让我们见识到了这出堪比影视剧的案件。

银行业反腐力度持续加大

不得不说这起发生在银行圈的案件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幸好追逃专班的办案人员一直坚持不懈,通过与时俱进的办案方式,运用大数据和高科技手段从多方面调查,最终才能成功抓捕杜永平。

当然,能够成功告破这起案件除了成立追逃专班加大追逃力度外,也离不开我国不断加大金融反腐力度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反腐呈现出力度持续加大之势,其中银行业更是成为重点反腐领域。

因此,近期除了告破杜永平案之外,还有多起金融领域的贪污腐败案件告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1月25日,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建基,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涛三名“内鬼”同日被开除党籍;

2月1日,上海市纪委监委日前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行长穆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穆矢开除党籍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自去年11月以来,根据已公开的通报信息,已经有超过10名银行业高管或一级分行高管被查,其中不乏大型银行行长级别的高管和中管金融干部。

而这一系列的案件成功告破,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有贪必肃、有腐必惩、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鲜明态度。

虽然在金融反腐的高压之下,目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审结态势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

不过,在相关监管制度不断“扎牢”之后,在看到我国对金融贪污案件的态度以及破案能力之后,预计相关案件的审结态势会进入“触顶回落”的走势。

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整治之下,我国的市场环境终将会越来越公平、公开、透明!

财经无小事,慧眼辨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