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位家长的心中,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是有强大可塑性的,纵然和“别人家孩子”对比时处于下风,家长也不会放弃,反而会花费百倍的努力,希望孩子能创造奇迹。

相比于逆袭的孩子来说,有一小撮孩子,从小就被当成“神通”、“天才”,也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

曾经在大家视野中影响很多大的“五道杠少年”,2岁最喜欢看的是新闻联播,7岁就开始读人民日报,史书、名人事迹更是信手拈来,在很多家长的心中,这位五道杠的黄同学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中国少年报》的大力宣传下,作为中队长的黄同学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黄同学名声大噪时,课程上录制节目时,旁边同学的不屑表情被镜头记录下来,被大家称之为“不屑弟”,单单从图片上,“不屑弟”就是大家心中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和黄同学的遵规守法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时隔多年,很多人也对“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的近况非常好奇。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曾经正襟危坐的黄同学只进入到了武汉大学的民办三本院校中学习,在大家眼中无比滑稽的“不屑弟”却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后更是到哈佛进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带来的反思】

1、家庭影响对孩子的重要性

从五道杠少年、不屑弟在少年时期和求学之路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黄同学的父母是公务员,因此,对时事非常感兴趣,这些使黄同学两岁就开始观看新闻联播,相比于同龄的“不屑弟”来说,缺少了童年的时光,而少年时期看似非常顽皮的“不屑弟”,其实正在对人生进行不同的探索,正是这种不同的家庭观念和环境,对孩子的日后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都做着揠苗助长的事情,拼命地抑制孩子爱玩的天性,取而代之的是玩命地帮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孰不知,这种过分压抑孩子天性的行为,在后天都会被反噬。

相信这也是看完“五道杠少年”如今的境况后,大多数家长内心中最真实和最不愿意面对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尊重孩子的选择

从“不屑弟”和“五道杠少年”成年后的诸多表现可以看出,在少年时期尊重孩子的每项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孩子选择一条他们走起来更轻松的道路,是每个父母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做法或许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毕竟人生是他们自己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让他们的未来按照自己的决定走下去,才不会后悔,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

对每个父母来说,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切记不可满足自己的私欲,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拼命的用孩子摇旗呐喊,与身边人进行对比。

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只会让他们的天性和才华过早地被开发,哪怕少年时期顶着“天才”的头衔,但是过度的揠苗助长,也会使他们成年后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鼓励和引导并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五道杠少年”还是“不屑弟”,相信他们的父母一定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引导,因此,他们才会有如此耀眼的表现,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让孩子自己去碰壁

保护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

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让他们自己去碰壁,多去尝试,只有在碰壁和失败中,他们才能有自己的感知和总结,家长的过度干预,只会让他们的人生平淡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孝孺说过: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就像是天上的云彩,树上的叶子,是决然不同的。

父母的性格、职业、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往往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像案例中少年时无比优秀的黄同学,就是在父母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最终的结果往往会差强人意,因为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家长要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人生更丰富,才能有更多种可能。

今日话题:你认为: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是放任自流,还是应该为孩子从小做好规划?哪种人生会对孩子更有利?欢迎在下方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