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无锡举行了一场文艺宴会,在演出即将结束时,一位戴着墨镜的病怏怏的先生被扶上舞台。他坐在话筒前,颤巍巍拉起一首光凉如诉的《二泉映月》,弦音嘈嘈,扣人心弦,台下宾客满席,场周旁听者错错,全都沉浸在他的音乐声中,先生不顾身体乏痛应邀拉了一遍又一遍,脱帽向听众示意,他说:我给乡亲们拉琴,拉死了也心甘情愿!

他便是著名的民家艺术家——阿炳,这场演出结束后3个月便病逝了。与或跌宕、或婉转的音乐不同,阿炳的一生充斥着悲痛、彷徨、挣扎与清苦,但他以音乐为刀枪、以街边、路口为战场,遇恶斗恶,遇魔杀魔,始终没有弯下过钢铁般的脊梁。

阿炳原名华彦钧,自小与寡居的母亲生活,因为没有父亲,他被周围人看成没爹的野种,总受欺负,性格敏感又自卑。他4岁那年,母亲自杀死了,他在姨妈家生活了几年,之后被带进了道观,读了三年私塾。

他的师父华清和是道观观长,擅长乐器,琵琶、二胡、笛子、鼓无所不通,华彦钧在他的影响下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学习各种乐器,他日夜练习,吃了不少苦头。天赋与努力给了他回报,在道教会上,华彦钧凭借自己的演奏一举成名,小小年纪便被人尊为小天师,生活风生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好事总难长久,1918年,他的师父病重,去世前告诉了他一个惊天秘密——自己是他的亲生父亲。华彦钧母亲早前结过婚,但丈夫和孩子相继去世了,她心中悲痛,想到河边寻短见,结果遇到了正在演奏的华清和,被他的音乐吸引。

两人一个寡居,一个是道士,本该守着各自本分,但却对彼此生了情,并且生下了华彦钧。这段感情有违传统道德,受尽世人唾骂。他的母亲被前夫的家人视为耻辱,被百般刁难、声讨,不堪侮辱,自尽而亡。

这些秘密如阵阵惊雷,将华彦钧的美好生活劈了个粉碎。为人不耻的身世将小天师拉下了神坛,父亲的去世与对出身愤恨日夜折磨他,华彦钧内心的巨大痛苦无处排遣。不久,他通过朋友接触了鸦片,常常流连于烟馆、妓馆,沉溺与声色犬马,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忘却痛苦。

原本接任了父亲的馆长之位,经济上很富裕,但在无度的挥霍下,华彦钧的家产在数年间消耗殆尽,身体也除很大问题,几乎双目失明。终于在1927年,道观将他扫地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了道观庇佑,他不得不想办法维生。早年的放纵生活毁掉了他的身体,他无法从事体力工作,只好拿出自己的乐器,开始了卖艺生活。从此华彦钧从世上消失了,街头巷尾多了一个拉二胡的瞎子阿炳。百转千回后,阿炳过上了最清贫、平凡的生活,但也在街头触摸到了更真实的世态炎凉,于是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用到了音乐上,开始专注创作。

阿炳生活落魄,但他始终保持了自己正直不阿的是非观。听闻地主奸污年幼的丫鬟,阿炳便编了曲子沿在大街小巷表演,唤醒了民众的正义之心,最后地主被人声讨得不敢回乡。军阀出重金请阿炳到家里表演,他不肯卑躬屈膝,断然回绝,因此被痛打一顿,他回去后编曲大骂霸权军阀。

阿炳忧心国家,痛恨日本侵略者,曾专门演奏过《义勇军进行曲》,并且将抗日故事编成曲子演奏。章士钧卑躬屈膝去给日本做了汉奸,后来被杀了,阿炳便将他的故事编成《汉奸的下场》到处传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炳这样的品性深深为人感佩,当地无人不知这位有大义的卖艺者,百姓都赞他有贤者之气,人穷不穷志气,人穷不穷口舌,人穷不穷声名,他也因而得名“三不穷”。阿炳卖艺过程中创作了200余首乐曲,只有《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等少数作品流传下来。

1948年阿炳因肺病吐血,身体急转直下,无法再走上街头,只能以修乐器维生。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登门为他录制乐曲。9月,他在音乐会上演出,12月,这位名传四海的民间音乐家病逝。为纪念阿炳,无锡为其建雕像,旧居设为景点对外开放。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无锡的街道上再没有那消瘦佝偻的、带着黑镜的卖艺先生,但阿炳的音乐和事迹却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百年过去,再没有人嘲讽他糟糕的身世和人生,没人鄙薄他一贫如洗的生活,只有人铭记、怀念他淤泥不染的人格,坚定不屈的意志。

参考文献:

《阿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