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野无成田,囊无宿镞,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万历十年,戚继光最大的后台张居正去世,半年后明朝开启对这位“救世宰相”的清算,“倒张”运动开始,作为张居正心腹的戚继光也开始受到排挤打压。先是被调离“九边重镇”蓟镇,南调广东总兵,万历十二年,更是被撤去所有职务,落魄地回到了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辕门遗爱满汇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戚继光被调离蓟镇时,蓟镇百姓自发罢市,围聚在蓟州道路两侧,泪流满面为戚继光送别。“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即便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这位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的民族英雄还是败给了政治斗争,成为了“倒张运动”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漏偏逢连阴雨,戚继光被罢官回到蓬莱老家后,其弟戚继美也受到了哥哥的牵连,被拖累下马。回到家乡的戚继美不久遭遇丧妻之苦,又遭遇丧子之痛,双重打击之下,戚继美不久便重病撒手而去。回家看见弟弟棺材的戚继光还没缓过劲,戚夫人又带走了他所有的家财回了老家,留下年老的戚继光独自残喘于世。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戚继光贫寒的连抓药的钱都没有,不久便离开人世,下葬时连棺材都是亲友出资所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倾其一生为大明剿灭倭寇,戍守边关,却没有获得任何一个爵位,甚至在他死后整整两年,朝廷都没有任何表示,直至戚继光长子戚祚国到北京请求恤典,万历皇帝才下诏予以祭葬。使人不得不叹一句“汉家待功臣薄”……

“鸡三号,将星陨矣。”

题外话:戚继光被罢官后,戚家军依旧奋战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史载戚家军最后一战,是在天启年间的浑河之战,在与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激战中全部阵亡,《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