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业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薄弱;二是经营主体的数字化应用不足限制了其获取数字红利;三是农业产业链数字化亟待加强。对此,已经连续14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疾呼,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成当务之急。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接受采访。

在马国湘看来,工业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应用,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月,马国湘特意来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参观考察,并进行了有关调研。马国湘建议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

▲2021年1月13日,马国湘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实地调研。

他呼吁加快5G、千兆光纤、卫星4G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在部分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布设,满足农业的数字化需求。推动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我国农业实施监测分析。描绘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数字画像,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农业发展研究分析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研判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实现对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动态观测。

▲2021年1月13日,马国湘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实地调研座谈。

马国湘还建议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全面渗透。据了解,虽然近几年农产品销售借助消费互联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更需工业互联网的助力支撑。为此马国湘认为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地区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推动原生态劳作、景观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业态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制定农业相关数据标准,全面开展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气象、水文、土壤、肥力、育种等数据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采集、流通与应用,实现数据驱动与数据集成运用,化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马国湘进一步呼吁,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他认为应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型集团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周边农业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形成数字农业生态。进一步顺畅农村生产端和城市消费端联结通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覆盖范围;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大型生鲜超市、电商平台等制定农产品分类、分等、分级等关键标准,构建农产品数字化标准体系,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网货化;打造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的“基地直采模式”,在生产端实行数字化管理,在流通端提升供应链效率,在销售端聚合消费能力拓展销售市场,打通数据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渠道。

来源: 华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