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应建足球博物馆

该忘记的早就忘记,

该留下的永远留下。

答应我,

忍住你的痛苦,

不发一言,

穿过这整座城市。

——海子 《太阳和野花》

本文是旧稿,作于2011年12月30日。

《东北之窗》约稿,2012年3月刊发。

本来希望能为大连足球振兴作出贡献,可惜现实太骨感。

2017年改为政协提案并通过。

现在大连足球博物馆建在体育新城。

旧文重发纪念迟尚斌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幼便喜欢足球,球龄大概应从1981年开始算。

又因为一度在体育场场附近客居,闲着没事时经常到“球迷角”当听众。

久而久之,我只喜欢足球。

虽然让中国足球伤透了心,依然情有独钟,虽然也让大连足球透了心,依然不改初衷,便开始琢磨大连足球博物馆。

滨城已经走过了110年,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说,“足球是大连最骄傲的文化。

常和朱元宝老师在网上交流,有机会知道了很多大连足球的知识,更奠定了我的想法。

大连足球史与城市同步,解放前就有足球联赛。当时,许多大连人的球队都起带“中”或“华”字的名字,意在不忘中华,如商华、工华、新华、中联、社华等。

足球也因此成为大连人反抗民族压迫的武器,大家不仅想看到中国人赢,而且还想看到大比分赢,“2:0、3:0”的呐喊就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如果被断掉球,还会有一群人喊“弄他”,骨子里透着朴素的永不服输,最终演绎成永不言败的城市精神。

放眼国内,淄博和天津虽然建有足球博物馆,但都没有影响力,估计是足球底蕴使然。

我们所说的底蕴不仅仅是指足球历史,还包括球迷文化,球迷是大连足球文化中最活跃的分子。

我始终认为,最能体现大连足球底蕴的当是逝去的“球迷角”。

那时,一到周末大连街上就会万人空巷,出租车司机也“罢工”看球。比赛结束后,几万球迷余兴不减,聚集在“球迷角”继续讲足球。

有时,专业记者也会扎在堆里,记录各种逸闻趣事。

“球迷角”展现的是大连人凝刻到骨子里的爱,也只有这种爱才能培养出深厚足球文化。

正因为有了这种爱,足球才会广泛普及,足球才能迅速发展。

细数中国足球,大连是中国出国脚最多的城市。

如果没有历史的底蕴,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岂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中国第一足球城,大连理所当然应该建造足球博物馆。

建造什么样的足球博物馆呢?人们经常有这样的错觉,将博物馆等同于收藏馆或展览馆。

其实,那仅仅是它的某一部分功能和属性。

博物馆是一本厚重的书,它承载着城市的过去,也承载着城市的未来,代表着城市文化的成熟。

纵观世界,不少城市都拥有彰显自我魅力的博物馆,如瑞士苏黎世拜尔钟表博物馆,它就位于最古老的瑞士钟表专卖店“拜尔”的地下室内;再如日本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因为深受漫画迷喜欢,前去游访的客人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足球博物馆恰好是反映着大连魅力的最佳方式。

博物馆里可设置大连足球历史展馆,摆放各种大连足球史料,如毛主席与足球有关的照片①。

还可以效仿NBA设置大连足球名人堂,张悬大连足球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新中国足球历届大连籍国脚的照片等。

虽然内容不仅限于这些,但足可以满足球迷和游人寻觅历史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球博物馆选在哪里呢?

最合适的地方是劳动公园的“大足球”。

它最受国人瞩目,只要一看到它的画面,大家都知道是大连。

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大连真正的市徽和标志。

如果把大连足球博物馆建在这里,劳动公园平添了一个景区,大连增添了一个旅游亮点。

旅游旺季,游人在赏槐寻香的同时,还可轻松地穿越历史细细品读大连的沧桑,在虚实的变换中慢慢感味大连那特有的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