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氨纶供需面保持平稳发展,2020年全球疫情经济下,下半年氨纶超预期发展,2021年氨纶价格冲击至近10年高位。未来五年,氨纶企业进入一轮扩能周期,未来形成以CR5龙头企业为主力的行业格局,伴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巨变已在路上。

产能持续增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20年,我国氨纶产能约92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和消费国,近年来随着氨纶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我国氨纶产能也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国内氨纶企业约有 20余家,形成以华峰氨纶、浙江晓星、白鹭化纤、泰和新材、华海氨纶等龙头企业为首的行业格局,工厂基本都是稳定运行。

图1 2001-2020年氨纶产能及增速走势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之前,氨纶在国内归属起步阶段,工厂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技术不完善,化纤新品种的入市,吸引场内外资金进入,21世纪初国内氨纶产能较小,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随后伴随质量不断提升,我国氨纶生产能力逐年提升,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4年之后,氨纶工厂产能不断扩张,五年的快速发展,产能多集中于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氨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6 年以来,由于供给过剩导致氨纶行业盈利恶化,中小氨纶企业生产压力偏大,行业进一步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规模以上氨纶企业数从 57 家下降至2020 年的 24 家,行业 CR5 至 2020 年中达到 67%,行业竞争格局已迎来改善。

图2 国内氨纶CR5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表1 国内氨纶未来投产计划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2021年氨纶新增产能有限,多重因素影响下,行业内中小企业已经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2021 年新增产能主要下半年投产的华峰重庆 4 万吨差别化氨纶,其中白鹭化纤3万吨,泰和新材4.5万吨新投有望在2021年底完成投产。

不过从未来五年内来看,氨纶仍是在一个加速扩能的新周期,行业发展依旧集中于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集中度将再次上升至新高度。

影响氨纶市场大幅上涨的支撑因素成本端支撑强劲

图3 2020年国内BDO市场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国内BDO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触底后强势反弹,一举冲到了近十二年的高位,近半年涨幅近300%,涨势如此之快总结三点主要原因:

1.供应紧缺: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外BDO工厂停工较多,随之向我国采购原料,采购PTMEG等产品。国外订单增多,而国内BDO工厂接连停工检修,2021年初多套装置停车检修或更换催化,继而生产不过来。另外,1月开始部分地区受新冠疫情等影响,物流运输受限且运费上涨,导致订单交付迟缓。从而我国BDO供应紧缺,支撑价格攀升。

2.需求良好:2020年10月过后,纺织需求回暖,PTMEG-氨纶产业链产销稳定有增,而PTMEG作为BDO最大的下游行业,其高位开工亦增加了对原料的消耗。其他下游亦良性发展,需求量增加,同时下游行业黑马—PBAT行业,受国家限塑令政策推动,需求量激增,进而增加对原料的消化能力。

3.竞拍价格推升:2020年9月国内BDO行业开始推行网上竞拍模式,每次竞拍后都相对高位,提振业者操盘信心。本就供应紧缺的市场,行业竞拍价一路高歌推涨市场,同时也刺激下游买涨心态入市补仓。

图4 氨纶原料及价差变化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氨纶上游原料主要PTMEG和纯MDI,两者比重近8:2, 2020年上游成本增长明显,主要原料PTMEG在BDO带动下,整体走势稳中上行,BDO、PTMEG整个产业链的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一定程度上超出终端下游正常的接受范围,市场仍需回归理性。而纯MDI价格强势上涨至高点后,逐渐回归理性,春节后由于中小型企业尚未复工,场内报盘参与感较弱,节后开盘以稳为主,变动不大。但整体需求面跟进尚可,伴随着终端需求逐步入场,供应面缺口仍较明显,纯MDI春节后也迎来大幅上涨。截止到2021年3月3日,年内PTMEG上涨20200元/吨,涨幅102%,年内纯MDI上涨7000元/吨,涨幅32.56%。成本面支撑强劲下,氨纶价格逐步攀升至高位。

氨纶一货难求,供应紧缺

图5 国内氨纶产量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国内氨纶产量仍达到约 72 万吨,同比增长5.41%,2020 年全年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年均开工率达到 82%与2019年持平。氨纶行业超预期发展,除以往传统纺织服装需求外,全球疫情的发酵,医疗防护用品的需求激增,给氨纶市场也带来了一定需求支撑。自 2020年 10 月以来,国内外纺织需求回暖,国内氨纶企业平均负荷已提升至 88%附近,生产力稳定。

图6 2017-2021年国内氨纶库存变化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存水平也从上半年的40-50 天降至目前的 12 天左右,远低于三年 30-40 天的平均值,当前厂家封盘,暂不接单,供不应求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侧面推动氨纶工厂报盘持续上升。

氨纶下游需求支撑

图7 下游织造终端纺服数据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隆众资讯

当前全球化纤终端消费正从疫情冲击底部稳步复苏。国内2020年 8 月以来化纤终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均保持正增长;外贸方面,虽然欧美服装鞋帽零售同比增速仍处于负增长阶段,但跌幅逐步收窄。国内人均消费受到疫情影响收缩收窄,但伴随着后续疫苗研发取得进展、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国内甚至全球消费需求的复苏是可期的。同时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纺服品质的追求也在提升,氨纶在各类纺服中的用量也有逐步提升的趋势。其次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全面控制,防疫物资如:口罩、防护服、医用绷带等对氨纶需求未来也有一定增长。

当前国内外化纤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截至 2020 年 12 月,国内终端坯布库存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看,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库存同样近年来较低水平;在国内与海外化纤产业链库存低位的背景下,疫情的影响将逐步减弱,终端需求有望显著改善,并带来国内外化纤全产业链补库需求。根据隆众资讯数据统计,2020年下游氨纶消费量72万吨附近,较2019年新增近10%,在疫情经济下,氨纶超预期发展。

综上所述,氨纶市场主要在成本端市场带动及供不应求的常态化局面,短期回调空间有限,工厂报盘依旧保持偏高水平。下游织造节后复工后,面对高价原料,追涨及采购意向偏弱,目前细旦高价氨纶已经超出需求端的可接受水平,低端产品用不起,高端产品用量少,下游织造企业要么接受高价原料,要么观望后被迫降负或停产。氨纶市场整体负荷开工已至高位,后续需关注上游BDO能否提高开工,增加供应量,加强对竞拍模式的合理把控。成本端短期未有下调预期,氨纶市场依旧能保持坚挺格局,化纤市场议价能力目前仍掌握在上游生产厂家中。

目前来看,2021年氨纶供给增加有限,后疫情时代的终端需求一定是持续改善,将持续带动氨纶全产业链补库,氨纶工厂开工率提升空间有限,新增产能较少的背景下,氨纶供应紧张态势或进一步持续,短期市场价格上调,后续关注上游原料开工、价格变化及下游客户补货接受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