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军从南昌起义建军起,便一直处于弱小状态。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我军始终处于以弱胜强以少打多的局面。这一力量的综合对比,决定了我军大多数的仗,必须在劣势情况下,甚至是在极端艰困的条件下组织发起的。换句话说,很多仗不得不在逆境中打,甚至必须在逆境中打。因此,不仅是粟裕善于打逆境之仗的问题,而是我军将帅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纵观彭德怀和林彪的军旅生涯,他们同样也打了很多逆境之仗。这是敌我力量综合对比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红军时期,林彪的红1军团和彭德怀的红3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很多仗可以说都是在逆境中打的。
其二,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形式的博弈,从这点上说,三个人都有过绝境并从绝境中走出来的实践。
战争是人与人之间最高形式的博弈,百战百胜的将军是不存在的。而以劣胜优又是对我军作战的客观现实要求。因此,有一些败仗,有一段低谷,甚至到了绝境,这同样也属正常的。这便如革命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道理是一样的。某种程度上说,林彪、粟裕打的绝境之仗并不比彭德怀的少。四平保卫战失利后,林彪和他的东北民主联军不得不实行千里大撤退,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接连丢失,一路退到了哈尔滨。一时间,林彪和他的东北民主联军陷入了最低谷。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怀玉山失败后,粟裕率领800人从绝境中杀出,并坚持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可以说每天都是在绝境中生存、战斗。
正是有了这些绝境中的战斗经历,使他们越淬练越坚强,越是绝境之时越是绝境逢生。直至锻造得坚韧无比、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其三,顺境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顺境,从这点上说,顺境是胜利的累积和战争后期形势发展的一种必然。
顺境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都是一仗一仗胜出来的。或许,林彪从红军时期起,便一直指挥着主力中的主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战略资源和综合优势相对其他战略区也要好不少。但这并不是说林彪只是擅长打顺境之仗。四平保卫战失利后,毛泽东将东北的党政军大权交由林彪一人,林彪能够利用国共短暂的停战之机,重整旗鼓,经过一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不到一年便由被动转为主动。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从兵力上来讲,是最少的,不过几万人。而抗衡的是胡宗南的二三十万大军。经过两年多的较量,胡宗南最终败下阵来。这种顺境得来十分不易,尽管也有过西府陇东之战的失利,但彭老总最终还是取得完胜。
至于粟裕,华东野战军一直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对象,这一战略区也是战事最多最激烈的地区。因此,相对而言,粟裕承受的战略压力更大一些。换句话说,他的顺境完全是靠硬碰硬打出来的。甚至淮海战役那样的“夹生饭”也能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实际上,从孟良崮战役灭掉国民党军第一大王牌主力整编第74师起,粟裕以他那“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硬生生地打出了一个顺境。连国民党军的第一大王牌主力都能团灭,还有什么国民党军不能消灭呢?
综上所述,三位将帅都有过顺境、逆境和绝境。笼统地用“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来形容三个人的用兵特点和指挥特色,显然有失公允、有失客观,有些以偏概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