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历法研究泰斗张汝舟。
张闻玉与恩师张汝舟(1980年)。
在数千年的人类农业时代里,仰望星空、编制历法以定年月日时,总结四季寒暑更替,预测旱涝雨雪冰霜,几乎是每个成熟的文明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天文历法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被称为“全世界最坚毅、最精明的天文观测者”。我国历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初期,祖先就已经知道观测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转和气候的变化以及草木的荣枯和鸟兽的生灭,创造了历法。
在中国古诗文中,对天文历法有所涉及的比比皆是。比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战国屈原《离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可见,在古代,“观星象”是件寻常事,绝非难事。
到了近现代,古天文历法已几为绝学,研习殊难。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里曾感慨:“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而“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曾国藩在《家训》中曾说“余生平有三耻”,而第一耻即不懂“天文算学”。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非常发达,今天人们的生活、文化和观念里,仍然渗透着古代天文历法的影响。但古天文在今天已普遍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学问。
2021年初,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泰斗张汝舟弟子、贵州大学张闻玉教授经典之作《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新改版推出。这本书自2007年推出首版后,以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系统全面而长销不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的必修读本。在这本书中,也集中汇聚了两代学者对这门“绝学”辛苦求索的智慧结晶。
破解“天书”
建立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科学体系
张汝舟(1899年—1982年)曾求学于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有“博极群书”之誉,曾在贵州高校从教二十七年,“桃李满黔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回到故乡安徽滁州南张村。精究古代天文历法不辍,运用深湛的古汉语专业知识和精密的考据方法,结合现代天文科学的成就和地下出土的文物资料,对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破解了学者向来视为畏途的“天书”《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和《汉书·律历志·次度》,建立了完备而令人信服的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
1980年10月,由南京大学王气中教授、山东大学殷孟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徐复教授共同发起举办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讲习会”,地点设在张汝舟先生任顾问教授的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学习时间为一周。参与者有国内十七个单位的四十余人。当时张汝舟先生年事已高,辅导工作主要就是由一年前最先到滁州师专进修的张闻玉担任。由此张闻玉得到张汝舟亲授的机会。
1984年6月,应南京大学中文系及程千帆教授、王气中教授之邀,张闻玉给南大中文系与南京师大中文系部分研究生讲了一个月(每周四次)古代天文历法,题目为“张汝舟古天文历法”,反响甚好。张闻玉后来也成为学界公认的当代天文历法考据学派代表性人物。张闻玉的天文历法学说,得张汝舟先生天文历法之真传并发扬光大之,学界美誉为“张汝舟-张闻玉天文历法体系”。对这一体系,殷孟伦先生赞其“尤为绝唱”;王驾吾先生称其“补司马之历,一时无两”;学者汤炳正则认为:“两千年以来,汝舟先生是第一位真正搞清楚《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与《汉书·律历志·次度》的学者。”
张闻玉,四川巴中人。1979年至1981年春在滁州师专师从张汝舟。受业于张汝舟,亲承教言。他也逐渐成为国内该领域屈指可数的几位领军专家之一。根据师说,发挥他的心得体会,曾写了《古代天文历法浅释》,先后在南京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两校中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为硕士研究生作过专题讲演,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这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是他在讲析的基础上,参证古籍,考释出土文物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补充修订写成的。
破除迷障
对古代积年术和占卜法理性分析批判
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分工,天文历法的管理和编订,在我国很早就设有专职人员。“观象授时”也演变为封建社会国家权力的一部分。改正朔,颁布历法,成为权力的象征。加以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都还不够精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古代天文历法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往往和封建迷信纠缠在一起。后代学者在传注古代典籍的时候,因为受到这种影响和局限,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历代相传,以讹传讹,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
学者王气中在为《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所作的序文中提到,根据张汝舟的体系来解释汉以前的古代典籍,“大都能够破除迷障,贯通大义,一扫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的重重雾障,为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局面。如他认为西周时代并不是用所谓‘周正’,而是仍然用殷历,以建丑为正。因此,对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大戴记》中的《夏小正》以及《礼记》里面的《月令》等篇都能得到符合实际的解释。如他对于刘歆的‘三统历’,我国相传的‘三正论’、‘岁星纪年’、二十八宿分‘四象’,以及古代相传的积年术和占卜法等等,都据理分析批判,指出它们在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的有害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张汝舟先生对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的巨大贡献。”
简明实用
核心是历术推算,平常人都能掌握
如何打开古天文历法学这扇大门,张闻玉在书中写道:“古代天文历法,自然是科学的。科学,就无神秘可言,它必须是简明而实用的。要掌握它,也就不难。就其内容,如《尧典》说,两个字:历、象。司马迁《史记》理解为‘数、法’。一个是天象,天之道,自然之道,有‘法’可依之道;一个是历术,推算之术,以‘数’进行推演……我在从汝舟师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星历观点,才不至为千百年来的惑乱所迷;二是要进行认真的推算,达到熟练程度,才能更好地掌握他的整个体系。”又说:“古代天文历法的核心问题就是历术推算,不能掌握实际天象的推演,永远是个门外汉。”“历术,自古以来都认为推步最难,不免望而却步。依张汝舟的研究,利用两张表就能很便捷地推演上下五千年任何一年的朔闰中气,不过加减乘除而已,平常人都能掌握。”
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中,他为一般读者大众说法,补充介绍一些天文历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简明的推步方法。读者可以通过这部书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体系获得初步的理解,对于古书中有关天文历法的问题作出确切的解释,对于正确理解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天文和纪时记载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传授与写作,张闻玉希望,被称为“绝学”的古代天文历法代有传人,成为简明、实用的学问,“日月在天,具备基本的天文知识,古书中的文字就容易把握。涉及历术,就得学会推算,用四分法推算实际天象。推演历日是最重要的步骤,不下这个功夫,历法就无从谈起。我在书后附有几篇文章,算是历术的具体运用,给青年学人一个示范。掌握了历术的推演,在历史年代的研究中,在铜器年代的考释中,你都会感到游刃有余。学会了推算,考释几个历日,你自会感受这门学问的妙不可言,奇妙无穷。”
古代天文历法,号称“绝学”,海外华人美曰“国宝”。受教于张汝舟先生几十年来,张闻玉说,自己“能与交流者寥寥,深感知音难得。反而是老一辈学者如东北师大的陈连庆老先生的苦苦追求,令我感动。周原岐山的庞怀靖老先生,八十几岁高龄,还孜孜不倦地学习、掌握历术的推演,直到弄明白了月相定点,毅然抛弃信奉了几十年的‘月相四分’,另做铜器考释文章。庞老先生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