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华德庄园》到《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里已经预告了,今天下午美琪大戏院1点放映的 英伦电影大师展 的展映影片《风吹麦浪》,会播放一段金棕榈双冠王肯·洛奇的导赏视频,购票观众请千万不要迟到。下午4点放映的《霍华德庄园》,则会在今天这篇云导赏文章中为您讲解。

与去年的“”、“”、“”、、、今年1月的一样,上海艺术电影联盟3月主办的也推出网络云导赏。

这次云导赏的撰文还是大家熟悉的热心观众木译,但这次为了对应长达三周的影展,把对应的文章也一拆为三,按照对应影片和人物,引导大家进入本次“英伦电影大师展”的几部名作,大家可以在看完影片之后再来阅读此文,银幕上的影像和银幕下的文字互相印证,会有更多收获与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英伦电影大师展中,詹姆斯·伊沃里根据E.M.福斯特改编的经典影片《霍华德庄园》曾获得过三项奥斯卡奖。导演伊沃里在美国生活优渥,但他热衷于拍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影片。正如本次英伦电影大师展中另一位导演约瑟夫·罗西有着被影迷津津乐道的三部曲,伊沃里也有着自己的三板斧:《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和《霍华德庄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在父亲的资助下,伊沃里来到威尼斯,拍摄了短片《威尼斯:主题与变奏》,展示威尼斯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以及在绘画中的历史,以此来完成他的硕士课题。结果,当年纽约时报评选该片为最佳非院线影片。

也就是在加州和纽约为威尼斯纪录片寻找绘画素材时,伊沃里接触到了传统印度绘画,神秘的东方文化使他兴趣大增,完成了第二部纪录片《剑与长笛》。这是一部关于印度德里的长纪录片,获得了当时纽约文艺评论界的好评。

就当伊沃里踌躇满志拍摄第三部纪录片《德里之路》时,他遇到了伴随一生的人:伊斯梅尔·莫昌特。莫昌特是地地道道的印度人,在孟买出生,在孟买长大求学,后来到纽约大学深造。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了长达半世纪的电影合作之旅,成立了莫昌特-伊沃里电影制作公司,该公司的第一桶金还是源自于伊沃里父亲的慷慨资助。他们找到了德裔英国作家鲁丝·普罗厄·贾布瓦拉(贾布瓦拉是她嫁到印度后随印度夫姓),形成了他们特有的铁三角组合,在此后的岁月里,莫昌特任制片人,伊沃里为导演,贾布瓦拉担当编剧,合作完成了多部经典之作。1963年,他们合作完成的首部电影《房客》,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影片前期创作过程中,伊沃里和编剧贾布瓦拉也经常会发生一些争执。伊沃里自己曾回忆他和贾布瓦拉的工作状态,通常伊沃里自己先写第一稿,然后给贾布瓦拉,贾布瓦拉根据伊沃里的初稿,进行创作,再给伊沃里,伊沃里再根据自己最初的想法,删删减减,最后两人一起一行行地过剧本。伊沃里后来回忆时,毫不忌讳地说,他们经常吵架,只不过争吵时从没有大呼小叫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可否论,伊沃里精心打造的精美绝伦的布景的确养眼,为了将世界各地的精美景致化为电影美丽外景,伊沃里几乎踏遍了半个地球。忠于历史及其考究的服装,承载的是除提供视觉欣赏愉悦之外的更深层次的含义。除了美轮美奂的布景和服装,影片中摄影机的调度更是给影片的美学色彩增色不少。场景、服装、音乐、摄影各试听元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伊沃里的电影密码和重要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上映的《告别有情天》也是三人巅峰之作的结束,之后他们也没有太棒的作品问世。2005年5月莫昌特去世,2013年4月贾布瓦拉去世,之后直到2018年,伊沃里又以90岁高龄凭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再次登上奥斯卡颁奖舞台,影片略带个人自传影子,带领观众回到那个美好的意大利盛夏时光。伊沃里因此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改编奖,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获奖年龄最大的电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