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960多万人“挪穷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三个易地搬迁政策的核心任务,每一项的完成都来之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叶归根,中国人对“”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情。老家是熟悉的生活场景,也是情感的寄托搬迁,第一道门槛就是心理或情感上的障碍。一些老人不愿搬家,相比于安置点新环境带来的茫然和不安,他们宁愿继续忍受贫困。“搬”势在必行,如何才能说服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地搬迁措施受到极大重视,无数村干部到贫苦户家里去走访动员。冉超就是其中一位,他是贵州省沿河县淇滩镇副镇长,作为本地人,他主动负责起动员的工作,而第一个动员对象,就是村里颇有威望的张加财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加财家中6口人,3人残疾,温饱成问题。为了让他们毫无负担地搬到新家,冉超想尽办法。对于所有搬迁户,负责人都要保证把他们送到安置点,并安顿好一切。冉超体谅到张家人口多,果断自掏腰包为他们置办了两张新床。为了解决生活来源的问题,易地搬迁小组任命张加财为楼长,儿子张建松为公益岗位保洁员。所有贴心的措施都是为了让贫困户舍得搬迁、愿意搬迁、主动搬迁。告别老家,是搬迁的第一步,也是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必须迈出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稳得住”意味着要有保障。住房、医疗、教育,这些都是搬迁户担心的问题。“离开老家之后住在哪,住得好不好?生了病怎么看,看不看得起?孩子上学怎么办?”其中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许多父母背井离乡,异地打工,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供孩子上个好学校,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子女教育问题关乎后代发展,易地搬迁政策当然也要负起这份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芭蕾舞的陈雨蝶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偏僻乡村,他的父母都是离乡打工队伍中的成员。一次,陈雨蝶无意中在父亲留下的旧手机上看到一段芭蕾舞视频。一遍又一遍,她被这种舞蹈深深吸引。对于贫困山区中的孩子,“优雅、高贵”可能都是一些陌生的词语,小雨蝶从芭蕾舞中感受到的只有纯粹的快乐

2017年,铜仁市开始实施易地搬迁政策,陈雨蝶一家搬到了距离市区只有15分钟车程的矮屯社区,一家人终于团聚。更让雨蝶开心的是,社区为了让搬迁的孩子们享受高水平教育,专门在社区楼下开办了免费的绘画和舞蹈课堂。芭蕾舞课程正是免费课程的一部分。雨蝶终于换上舞裙,穿上小白鞋,如愿以偿地正式学习芭蕾舞。她的父母没有想过要通过芭蕾舞改变雨蝶的命运,但至少孩子终于有了机会去做自己喜爱的事。这一搬,太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贫穷不止是说物质条件差,也指的是长期生活来源没有保障的问题。很多贫困户家中积蓄极少,一场自然灾害或是某个成员重病,都会摧毁整个家庭。斩断“穷根”的关键是要帮助搬迁户发掘致富手段,丰富致富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俊是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他来到普洱市西盟县班姆村已经近20年。2017年,班姆村人搬迁,住进新房。对于村民和作为第一书记的赵俊来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赵俊的第一个办法,是鼓励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甘蔗。可是当地的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在甘蔗最需要肥力成长的夏季,频繁的降雨会把肥料和农药通通冲走。可赵俊他们没有气馁,最终讨论决定使用覆膜技术。用盖膜的方式保护水土和肥料。经过科学种植,原来亩产两吨左右的水田,现在可以增产至五吨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物增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收入问题,但还不够。赵俊工作队又想从养殖方面下手,改进低效的传统放养形式,引导村民们开始圈养。听取肉牛指导员的经验,工作队还要对村里公牛进行品种改良。此外,肉牛的饲料也要改进为转化率更高的青储饲料。在赵俊工作队与村民的团结努力下,致富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与“依法治国”“社会保障”共同位列人民网两会调查热词排行榜前三名。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发展。

在时代的进步中,搬离家园的贫困地区人群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新情绪、新环境、新目标,都使得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又各具精彩。本周《凤凰大视野》,我们关注这些特殊的居民,听他们讲一讲自己搬迁脱贫的真实幸福故事!

3月8日 晚20:00

《凤凰大视野》

越过山丘——易地搬迁故事

敬请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王鼎尧、栗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