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在其一生文字写作中,始终萦绕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愤懑的气概,当然这种愤懑是为整个国家的前途而忧虑,是一种文人的傲骨和精气神。

而王朔在同别人的谈话中,不止一次地发表过对鲁迅先生的看法,评价不一而足,认为鲁迅先生的作风不等同于其思想,其实多数人都不懂鲁迅我们整个时代对鲁迅先生的崇拜,只是拜倒在他的光芒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看不识文中意

王朔对于鲁迅先生的了解,始于语文课本中。在《秋叶》中,鲁迅先生写道,“我们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对于这种不加修饰的描述,王朔认为其行文如同小学生的题材,不加藻修饰,毫无文章美感可言。

此外,王朔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没有韵味,而且杂文晦涩难懂。王朔多是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如“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不免让人多咂舌思索,细细探究其内心。

相较于其他学者隐晦的探讨,王朔对于鲁迅先生摘抄当时一份流氓小报登载的社会新闻而多有介怀,在采访中直言:初知此事时,对鲁迅先生的学术作风观感不免有所震惊,这种拾人牙慧、鹦鹉学舌的做法与其大家风范是背道而驰的,在当时不免是一时之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了解,再添好感

随着文章写作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二十多年后王朔回过头来看鲁迅作品,当再次谈及鲁迅先生时,才后知后觉其文学功底之深厚,文学造诣之高深。

20世纪60年代末,书店里除赫然陈列着《毛泽东选集》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二十余部经典著作外,剩下的也就是《鲁迅全集》了。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思想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下,20多岁的王朔除了对鲁迅先生“民族脊梁”的爱国主义所感动外,对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基础观感有了大的改观。

当时住在军人大院的王朔得以机会“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家里的书架上,父母放着一些鲁迅的作品,为了解乏,没有其他可选书籍的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啃这些晦涩难懂的书,如《呐喊》《祝福》《阿Q正传》,这些作品对他来说是耳熟能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人日记》中,读者若未结合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或者不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通篇来看总觉得些许奇怪。文章中“吃人的人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即使我被吃了,可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句子是读者除语言外说不出,但王朔却总觉得其写作风格不同寻常。

怪的

在解读这部带有文学批判性的作品后,王朔得出了鲁迅青年时期对于文学创作的喜爱和思考的结论,其中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和犀利言辞,如果以音乐的种类进行划分的话,鲁迅先生可能属于摇滚歌手,成为文学摇滚界的开山鼻祖。

当然,王朔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分类,不仅仅划分了摇滚派,还有回忆派,如《社戏》《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和童年的记忆如同潮水一般涌来,这是每一位文学作家都不可避开的情感区域。这些作品的阅读,也为王朔以后的《动物凶猛》提供了一个文学自由创作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朔透露,鲁迅作品中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和最喜欢的作品是《故事新编》,虽然大多是以远古神话故事为题材,但正是这样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才展示出了先生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显露出他深厚的知识底蕴。

为生民立命

王朔对于鲁迅先生作品风格的第三层理解便是“民族脊梁”,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便是文人一颗赤子之心,使民众闭塞的思想得以开启,从而为整个中国的崛起而呐喊、奋斗。

文学作品没有国界,但是作家有祖国。王朔在以后的持续阅读中,除了对鲁迅先生作品晦涩难懂的最直观感受外,便是先生用反写、讽刺的手法对底层民众麻木的批判和痛心疾首的呼喊。

鲁迅先生对底层愚昧民众的描写可谓是力透纸背,在角色的塑造上往往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王朔往往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为描写祥林嫂被封建思想荼害时,因做错事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同时,鲁迅先生在写作中对于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底层人物的刻画,并未如同在杂诗中奋笔疾书,大肆宣扬。

相反对于作品主旨的揭示,对社会现状的质疑和民众的反省都渗透在对话或文末的隐喻中,“救救孩子”流露出一个民族文学作家的爱国之意和美好期盼,而将希望寄托于中国之下一代。

日复一日的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触,使得王朔内心充满激荡,随着对作品的阅读,他的思绪飘回到了鲁迅所处年代,面对市场上对于文学作品“流行性”“普遍性”的要求,他深深体会到一个作家对于鲁迅,对于民众安于现状的无力感和自己对于市场潮流的无奈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角度来看,先生的视野更高瞻远瞩一些他的作品背负了整个时代的前进的使命和呐喊民众幡然醒悟的期冀,在文学对于政治的服务上和爱国的表达上,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和毋庸置疑的。

虽然王朔认可对于鲁迅先生民主战士一词的评价和用一支笔杆进行战斗的革命家,但是对于鲁迅先生塑造人物的片面性,这位王朔先生也是不置可否的,认为人物刻画属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典型的浮在表面“三突出”,而经不起细细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对于人云亦云的说法,王朔对于鲁迅先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评判,他认为我们对于鲁迅先生的好感来源于鲁迅先生之精神,他人所作之评述,读者自然而然地把鲁迅先生幻化为自带光芒站在云端的“神”,将作品表达蕴含的能量等同于作品价值,但是对于鲁迅先生时代标尺的评价并不等同于鲁迅先生的作风,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这个全网皆是批判家、思想家的时代,每个人都貌似可以不负责任地说出一些评价性话语,如类似对于鲁迅先生“论思想、论骨气、论德行”的三段论评价,更是全然偏离鲁迅先生所处时代聚焦点之外,而失之偏颇,引人啼笑皆非。

当然对于王朔对于鲁迅先生所作的评价我们也需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也许评判的精神是作家写作需要开发的领域,我们未曾接触所以不做过多评价,但是只需明白,鲁迅先生这样一个文豪作家来说他的使命是支撑快要下落的闸门,帮助更多的新一代逃出来,我们都相信先生做到了。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我们的语言文明也在向简单、明了的方向改变,但是对于爱国精神的表达不管是在鲁迅先生忧国忧民晦涩隐晦的文字中,还是在我爱你中国的直观表白中,都是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心之所向,并且为之所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