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帶来的便捷已深深影响消费者,人们的消费心理已进入转型期。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逐步实现智能化并提高智能化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办事越来越有效率。地铁因其运量大、输送能力强等特点,已然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智慧车站就是利用人工智能、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结合传统手段,从安全性、快速性、舒适性、便捷性等多个方面考虑,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词】人工智能;地铁;智慧车站

1.地铁车站现状分析

广州地铁大部分车站采用“机检+人检”的组合安检方式,通常以人过安检门、物过安检机为主;地铁站厅设有客服中心、TVM、TCM 等票务设备设施;票种主要以单程票、羊城通、二维码、NFC 等形式;闸机分为普通闸机和云闸机两种。

对于乘客来说,除了需满足出行的通达性以外,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是提高乘客出行满意度的直接手段,随着手机支付、多元化方式进站、WiFi 覆盖等服务的出现,乘客出行效率大大提高,但车站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1)安检设备体积小,不适用于大件行李通过,增加了乘客进站时间,影响了乘客对于地铁的快速性和便捷性体验;其次,人人排队安检,影响进站速度, 降低运输效率;最主要的问题是安检力度并不大,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形式,尤其是高峰期人流密度大的时候,本来最危险的时候安检却最薄弱,无法真正保证危险品控制在站外。

(2)乘客入闸机或出闸机时,需要使用公交卡、银行卡或者手机扫码进站出站,多种进站方式虽然提高了乘客的购票效率,但若乘客长期依赖某一种方式, 而当此方式无法正常使用,乘客解决问题消耗的时间及选择其他购票方式的学习成本会极大降低出行体验。例如,乘客进站时使用手机二维码,但是出站时手机没有电,因此耽误了乘客的时间,影响出行体验;

(3)对于习惯使用公交卡乘坐地铁的乘客,TCM 位置固定,无法满足乘客随时随地查询余额和扣款记录的需求;乘客出闸时经常会因卡中余额不足、刷卡后没有及时出闸等问题无法及时出站;

(4)目前车站的出入口出行导引信息内容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乘客的引导需求。当有乘客问路或咨询,也只能通过人工解决,极大的降低员工工作效率。

建设智慧车站正是可以改变现状,让轨道交通更加智能化,提升服务水平, 降低运营成本,让地铁公司和乘客都从中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基于实名制信用体系智慧车站的设计

智慧车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车站的建立使乘客几乎无需停住脚步,从进站到上车,从下车到出站,畅通无阻。对于如何打造基于实名制信用体系的智慧车站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在地铁中搭建实名制信用体系。首先,汇集各类乘客实名信息,内容包括乘客姓名、身份证号码、人脸信息等,乘客需签订电子版安全协议,同意并保证不带入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乘车, 另外,乘客需选择一种支付方式作为地铁扣费来源,例如银行卡、支付宝账号、微信钱包账号或公交卡等,将该种支付方式与乘客绑定。

另外,建立每一位乘客的信用档案,通过数据挖掘调取乘客在其他领域的信用情况,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乘客信用分值,判断乘客潜在风险属性,并且每当乘客发生有损信用的行为时,如逃票、欠费等,需在其信用档案中记录,减少其信用分值。

(2)增加基于实名制信用体系的智能安检。智能安检是通过生物或非生物识别、图像识别、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提供的一种实名验证,快速安检通行的服务,对于已通过实名认证,签订安全协议并且信用良好的乘客,可采取免检措施,直接通过免检门,免检门可迅速获取到乘客信息,若乘客符合免检条件,免检门会自动打开,乘客可直接通过,无需等待。当信用较低或没有进行实名认证的乘客需使用安检机和安检门进行安检,若通过免检门时不会自动打开,此时安检工作人员可对其着重安检。由于需要进行安检的乘客大大减少,安检人员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工作效果也会更好。

另外,免检门可以附加入闸功能,通过免检门的乘客无需再进入闸机,通过实名制识别连接到其支付账户,在乘客出站时自动扣费,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乘客的入站步骤,为高信用乘客提供便利。

安检的目的主要是防范极少数的危险分子,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品,绝大部分乘客是遵守地铁安全管理办法,不会携带危险品进站乘车。智能安检将安检工作对象分为免检人群和安检必要人群两大类,免检人群签订安全协议并信用良好,属于安全隐患极小的乘客,这样分类加快了进站速度,防止乘客在安检机前面排队聚集而出现安全隐患,既提高了安检门里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安全机外的安全性,另外也可激励那些追求进站便捷快速的乘客建立良好的信用档案。

(3)增加基于实名制体系的智能出入闸机。利用实名制进行进出闸机,乘客无需携带交通卡或银行卡,也无需担心手机没电,乘客进闸机和出闸机时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指纹作为媒介,系统得到乘客的实名信息,只需在其绑定的支付方式上直接扣费即可,同时可根据乘客的信用分值允许一定的透支额度,方便乘客正常使用。高信用乘客使用免检门作为入闸凭证,其他已实名认证乘客可通过智能入闸机作为入闸凭证。

(4)建立信息平台方便乘客查询。可采用 app 或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建立信息查询入口,乘客可通过该入口随时随地查询个人账户的余额、交易扣款详细记录、个人信用档案分值、信用档案减分详细记录等,保证乘客的知情权,同时此信息平台需提供咨询服务,当乘客有异议或疑问需要咨询时,应能及时做出答复。

根据以上有关建设智慧车站步骤描述,出入闸机分为智能闸机(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识别)、普通闸机(刷卡进站)和云闸机(手机二维码识别进站),免检门除了起到识别高信用实名乘客的作用外,还起到入闸机的作用。高信用实名乘客可直接通过免检门带行李入站;其他已实名乘客通过正常安检后,可通过智能入闸机进站;其他未实名认证的乘客需通过安检后选择普通闸机或云闸机进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其他关于建设智慧车站的建议

智慧车站的建立不仅仅体现在实名制信用体系的建立,在很多其他方面仍有很多地铁可以思考的空间,本文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客服机器人可采用语音对讲和触摸显示一体屏多种方式服务乘客,帮助乘客查询线路、导航指引、查询天气等,同时需提供多种语言服务。另外,智能客服机器人可连线至车控室,服务于不习惯使用智能客服的乘客。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不仅可以节省车站员工的工作量,减少宣传图册的浪费,还能更好为不同的乘客答疑解惑。

(2)建立智能扶梯。目前车站对扶梯的监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员工的巡视,不仅加大了车站员工工作量,并且无法保证实时监控。智能扶梯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红外技术、智能诊断技术和遥监技术等,自主识别扶梯的运行信息,如扶梯上人流密度大小、有无小孩爬上扶手带等,智能扶梯根据识别的信息做出语音提示、紧急停机等保护动作,将危险遏制在苗头。智能扶梯将所感测到的运行信息及时反馈到车控室, 便于车站随时监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总结与展望

技术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不可固步自封,要抓住机遇, 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打造智慧车站是发展的潮流,也是必然趋势。本文提出的打造基于实名制信用体系的智慧车站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乘客乘坐地铁的安全性、便捷性、速度性,同时减少了车站员工的工作量,节约了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