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与第五代朱氏传人青年医师相互交流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她幼承祖训,深研家学,用毕生精力传承中医;她博采众长,学贯中西,融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精粹服务患者——近日,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南孙迎来百岁生日暨行医80周年。回首百年、展望未来,朱南孙说:“中医的根一定是在中国,我要在中国当一辈子中医。”

看着人们欢喜而去,觉得做医生真好

看着人们欢喜而去,觉得做医生真好

1921年1月27日,朱南孙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她就喜欢到家人行医的“南山小筑”。

“看到每天来来去去的人,他们都是忧心而来,欢喜而去。当时我就觉得,做医生,真好!”朱南孙回忆,在祖父和父亲的诊室里耳濡目染,她年纪轻轻时就已明确志向:救死扶伤。

18岁,在祖父和父亲的建议下,朱南孙考入新中国医学院,开始系统学习中医。毕业前便随父襄诊,1952年与父同入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特诊部前身)工作,创建了当时上海医院中第一个独立的中医妇科。

对于近代著名的中医流派——朱氏妇科,业内评价其“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善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造福病家无数”。而作为第三代传人,朱南孙用尽毕生精力悉心钻研着这门家学。

“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查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癥,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须弄清,十全诊治方得准。”这是有名的“朱氏十问”,朱南孙幼时就耳熟能详。但她表示,为病人诊治的过程中,其实何止“十问”,往往是要“百问”的。“很多情况下,病人不愿讲,但我们做医生的要‘问到家’,包括生理、病理,还有心理。”朱南孙说,对她而言,这代表着医者对患者不变的关心、耐心、细心、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生之年,把技术传下去

有生之年,把技术传下去

被誉为朱氏妇科“三代一传人”,朱南孙的方子从不藏着掖着,都是大大方方交给学生和病人。“中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医学,到现在几千年不败,就是因为它有特色,效果好,所以一定会传承下去。”朱南孙说。

在传承中医精华的同时,朱南孙还注意吸取现代医学所长。她说:“时代在发展,看病也不仅仅依靠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检查既然能更精准地反映病人的情况,为什么不用呢?同样,中医妇科想要不断增强实力,也一定要学西医中西医结合,效果才更好。但是号脉和用药,是中医的根本。很多人担忧中医衰落,我觉得这不可能。中医那么好,废不了!”

基于这一观点,朱南孙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她确立了不孕、闭经、痛症、子宫肌瘤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济世八十载,接诊逾百万人次,治愈不孕患者万余人,给很多家庭送去了希望。

盛名之下,很多定居海外的亲戚、学生热情邀请她出国定居行医。朱南孙婉拒了。她说,中医的根在中国,自己的根亦是如此,“有生之年,我还是要看病人看下去,把我的技术传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她积极为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言献策;多次将个人所获得的奖金捐出,支持贫困或有潜力的青年中医,弘扬国医仁心仁术。她百岁生日那天,上海市北部中医医联体朱氏妇科流派工作室揭牌成立。由朱南孙领衔的朱氏妇科,将以此为抓手,带动优质中医技术和资源有效下沉,为造福更多百姓持续贡献力量。(来源:健康报,记者 崔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