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线电影《夜守》未上映便吸引到了我,不仅是因为它的卖点独到,还有影片在Festigious洛杉矶国际电影节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据悉,《夜守》连续收获了“最佳惊悚片” “最佳原创剧本”等重要奖项,并获得瑞士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入围好莱坞新导演奖“荣誉提名”,很多影评人认为它可能是今年黑马电影。

当然,电影黑马平非纯粹意义上的票房黑马,它如此受青睐还在于内容迈进现实性大众审美趣味,凭一个交通事故牵连出一个姐姐卧薪尝胆的热血复仇故事,深层关照观众的情感满足。

电影《夜守》定于3月12日公映,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医生联手将坏人绳之以法的故事。凭心而论,它的主题迷团难度设计还算合理,它不是凭借DNA指纹、监控、侦察或是其它常规手段,而是需要观众不断的假设、修正一些认知建构完成。

从预告片推测故事最终走向来是兼具推理破案的惊悚成分,但整个电影的节奏始终是带着强烈的刺激和各种不确定性,以及一路的紧张感。电影镜头刚一开始是酒驾交通事故,驾驶座的女孩当场死亡,副驾驶的男人撞成重伤。这不是一个普通镜头,尽管隐蔽性信息一闪而过,却引出了整片的疑点:酒驾之前发生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片名理解《夜守》顾名思议就是“发生在夜色下的活动”。影片前期提示来看,它是一个接着一个突发式的线索。比如,一开始出场的两个人物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他们的来历。根据王人杰醒来的回忆还原凶杀案现场,编剧留给了观众两个截然对立的猜测:

1.蔡图要杀王人杰,王人杰被迫自

2.王人杰设计杀蔡图,蔡图中计被杀。

虽然镜头只出现了两个人,但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如:为什么会这家公司通知王人杰来上班?为什么王人杰要在这么偏的地方上班?为什么蔡图说没有大事别给他打电话,别出这个院子?

整片采用遮蔽方式对人物进行伪装,对观众来说有悬疑魅力。在假设男主已经患了失忆症的情况下,我甚至一度怀疑这个人有点精神分裂。当然任何叙事都不是独立的,它需要结合观众的解读才是完整的,同一个情节,有人哭,有人笑,这与观众的经历、年龄阅历都有关系。

但是有一点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那就是——王人杰的心理并不是正常的。接着,电影的视线从男主的来历拉起,我想也是为后面一并解释了凶杀案的因果关系做铺垫。知道了一个人的来历,就是知道了他的动机和要做的事情。不过这样一个失忆的人到底潜藏了多少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故事中越想掩饰的人问题越大。也许王人杰不仅没失忆,还躲过了心理医生好多年,甚至医生的诊断书也有可能被动的成为帮凶。问题在于“为了玩乐,间接杀死了一个年轻女孩”,让人产生了必须要严惩的欲望。绝大多数电影为了达到增强观众代入感的目的,会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强大的对手。

《夜守》跟他的片名一样倒置,从片头看到一多半的时候,没有短暂的惊奇,反而有越来越持久的悬念。我们以为伤害到的角色,却是一个十足的施暴者。一向以来观众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多于剧中的角色,但《夜守》里的剧情承担却是一个不可靠的人来完成的,何况王人杰选择用误导性的行为来隐藏内心,释放给他人错误的信息提示。角色不确定性给电影增加了很多可能,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拆解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悬疑惊悚的商业电影价值,《夜守》最触动我心的还是片中无辜女孩。因为在夜店她遇到了杀人凶手,从此踏上不归路。因为遭到恶人诬陷背上罪名,一家人陷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是她的姐姐一刻也不曾忘记与魔鬼周旋,才有了后来的复仇成功。

联想到最近上海杀妻焚尸案,觉得女孩子应该多看看这些推理电影。有时候,打开世界的方式确实不是生活本身,是一个人的阅历。《夜守》不仅有情节上悬疑推理的设局气氛,还有姐姐荡气回肠复仇情感,这种曲折性和深刻性堪称年度黑马电影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