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学绘画,无一例外地要从素描开始学。这是徐悲鸿制定的中国画教学大纲,他认为西方的“素描是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中国画在现代人看来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多被人诟病的中国画造型不准确的问题,特别是人物的造型。徐悲鸿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致力要解决中国画中的造型问题。最终在西方绘画中找到了造形术的便捷方法——素描。

徐悲鸿的素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找到了造形术的便捷方法,那就果断地用到中国画的绘制中。把素描用到中国画中以后,中国画中的物象造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一来,让很多国人看到了中国画的希望。

齐白石先生和徐悲鸿先生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你见过齐白石画画用过徐悲鸿的造形方法吗?不但没有用过,还留下一句名言,可以代表中国画特点。他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的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是传统中国画走出来的,他懂得中国画的内涵,他的这句话也不是他发明的。就像那句“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一样,也是提炼自古人。

黄宾虹曾经也说过这样的话,“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他说“吾甚爱石涛‘对花作画将人意,画笔传神总是春’句,此诗亦是画理。”

黄宾虹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和黄宾虹这两位国画大家,他们懂得中国画是写意境,写情趣,这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提出后就已经给中国画定了调。古人不是画不准造形,那些工笔画的准确度和细腻度比素描有过之而无不及。

素描的原理是利用排线,来制造色阶,形成明暗,表达物象的体积感。这中原理,在工笔画的赋色上早就表现出来了。中国画中造型不佳,只是中国画的主旨不是造型。人们不屑于这么作,画匠似的过于逼真,会忽略中国画的主旨——气韵。

石涛罗汉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悲鸿好像不是很懂中国画,他一再强调表面的,形质上的问题,这于西洋画可能是实质问题,单于国画就是本末倒置了。中国画不是不能吸收其他画种优异的技法,但如果舍本逐末,就成了邯郸学步了,只能贻笑大方。

素描和国画都强调用线,但是,它们的线却是不一样的。素描是用线条的排列表现物象,用物象表现思想;国画却是既用线条表现物象,又用线条表现思想。素描的线条是没有含义的线条,国画的线条是有内涵的线条。用惯了没有内涵的线条,都不会懂得国画线条本身就是画中的语言。

徐悲鸿的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条有内涵,这来源于书法,书画同源,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说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这话还通,因为中国画的主旨不是造形,是造意,所以说素描不中国画的基础。素描画出来的只能是洋画,它没有中国画的意味。虽然是用了毛笔、宣纸和国画颜料,硬要用中国画的名字,也是挂羊头,不能改变狗肉的实质。

中国画的基础是用笔,用墨都算不上中国画的基础。这也是由中国画的主旨,或者说目的来决定的。中国画就不是为了应物象形,这只是用来表现中国画意的一个工具,只排在第三的位置。骨法用笔要比造形重要的得多,没有骨法用笔的画就不叫中国画了。

徐悲鸿 枫叶狐狸猫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文化从来不排斥外来文化,并且是在一次次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壮大起来的。要融合也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才可以用。不能说看见欧洲人鼻子好看,就割下来贴在自己脸上,也得看看是不是有排异反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