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吴琦 x 吴琦

纪录片在今天

还有表达空间吗?

十年前的北大, 在一门叫做《专题片与纪录片制作》的课上,纪录片导演吴琦点名后来的单读主编吴琦担任这门课的课代表。那是从业十年的老师吴琦第一次试图梳理纪录片这个艺术门类的脉络和框架,并通过教学来检验自己的拍摄实践,也是学生吴琦第一次系统地了解纪录片,开始养成自己的影像观念。

十年之后,「螺丝在拧紧」的 #001 期,不时遇见、经常被人认错的他们再度相聚。此时 ,学生吴琦在传媒、出版领域也已经工作十年,有了自己的困惑和方法论沉淀。他们回忆当年的课堂,谈及各自对近来几部热门纪录片的观感,对今天环境的认识,似乎依然充满了默契和共鸣。

@单向空间·东风店

本期「螺丝在拧紧」,两位吴琦共同拎起螺丝刀,“把自己作为方法”,解剖纪录片创作,及其背后的真实社会。

在下面的节目中,你将听到: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如何在纪录片创作中使用?纪录片在今天的创作环境中还占据怎样的位置,能发挥哪些作用?在全民视频创作的浪潮之下,基于现实的影像表达还有哪些可能?

本期螺丝刀

方法论

01:02

巧合时常发生:此吴琦非彼吴琦

05:01

回忆北大课堂,兼谈纪录片教育及大学教育

——新闻系学生吴琦:理论与实践教育,哪个更有魅力

——纪录片老师吴琦:整理自己从业十年的实践经验

12:35

纪录片导演的方法论

——“跟他们生活,去发现,觉得什么东西打动你,就把它记录下来”

——去寻找,大多数人是怎样生活的

18:45

“看到真实之后,就知道再现有多虚假”

23:01

又费时间又不挣钱,为什么还要拍《天时·戊戌志》?

32:10

年轻人如何看待这段长时间的纪录片工作?

——跟农民去山里放牛,多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想错了,大部分人不觉得

40:56

一部没有强烈故事性、讲述日常的的纪录片,有市场意义吗?

45:31

《天时·戊戌志》的创作方法论及制作的关键节点

54:01

纪录片行业在当下所处的环境

1:01:41

纪录片在今天还有表达空间吗?

1:07:38

加速的社会也不全是坏的,它让工具民主化,让所有人有表达空间

1:16:35

导演推荐纪录片片单

主播请回答

1:20:46

「螺丝在拧紧」想要传达的播客理念到底是什么?

1:21:45

为什么现在都转向了播客,这到底是一种媒体迁徙的退步,还是一种全新的进步?

1:22:50

怎么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片目)

《天时·戊戌志》(2020),总导演:吴琦

《人物》,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栏目,2001 年首播

《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1922),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

《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 1935),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北京的风很大》(2001),导演:雎安奇

《心灵与智慧》(Hearts and Minds, 1974),导演:彼得·戴维斯

《无米乐》(2015),导演:颜兰权、庄益增

《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 1982),导演:高佛雷·雷吉奥

《亲爱的》(2014),导演:陈可辛

《攀登者》(2019),导演:李仁港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2012 年首播,总导演:陈晓卿

《烟火人间》(2020),导演:孙虹

《吉祥如意》(2020),导演:大鹏

《棒!少年》(2020),导演:徐慧晶

《对照记·犹在镜中》(2013),导演:吴琦

《面条之路》(Noodle Road, 2011),导演:李旭正

《铁西区》(2003),导演:王兵

《典籍里的中国》(2021),导演:卢小波、左兴

《漂网渔船》(Drifters, 1929),导演:约翰·格里尔逊

《流浪北京》(1990),导演:吴文光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2020),导演:杰夫·奥洛威斯基

《蜂蜜之地》(Медена земја, 2019),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卢博·斯特法诺夫

《二十四号大街》(2017),导演:潘志琪

《大路朝天》(2015),导演:张赞波

《柳如是》(2012),导演:吴琦

(谈话中提到的书)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吴琦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传习录》,王阳明著,于自力、孔薇、杨骅骁译,中州古籍出版社

《四千年农夫(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永续农业)》,[美] 富兰克林.H.金著,程存旺、石嫣译,东方出版社

《寂静的春天》,[美] 蕾切尔·卡森著,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江村经济》,费孝通著,戴可景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美]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药》,鲁迅著

《单读》系列,吴琦主编

(提到的公共人物&朋友)

刘宽(Kiva),独立导演、记者、专栏作者

索马里,99 读书人高级编辑

晓宇,作家、牛津政治学博士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项飙,牛津大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陆绍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院长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1889-1966),德国电影理论家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谢尔盖·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导演,俄国电影之父、电影理论家

李安,导演、编剧、制片人

小川绅介(1936-1992),纪录片导演、编剧、制作人

董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费达生(1903-2005),蚕丝专家,费孝通姐姐

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朱靖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

晏阳初(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

梁漱溟(1893-1988),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王成,《天时·戊戌志》成都篇被拍摄者

雷建军,清华大学教授

司徒兆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赵婷,导演、编剧

蒋樾,纪录片导演

屠呦呦,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互动方式

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想法或问题,主编将再下期节目中做出回答。

「螺丝在拧紧」将在每个月的某些周四不定期上线,下次再一起拧螺丝!

出品人

于威、许知远、张帆

监制

彭倩媛

制作人

胡亚萍

后期制作

沈雨潇、冯琛琦

视觉设计

李政坷

原创音乐

徐逍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