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官员分化出了一个新的派系——洋务派。

而三十多年后的甲午战争,又有新的派系——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甲午战争后,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纷纷前来“宰割”中国,“瓜分”中国这块“肥肉”!中国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任人欺辱甚至亡国的重要关头!

这时期,清朝政局主要有三大派系,实力最强,其它两派联手也不是其对手的洋务派(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产物),实力居中,有慈禧太后“撑腰”的守旧派(顽固的封建主义分子,它们甚至认为洋务派所做的都是错的),还有一个实力最弱,跟其它两派还不是差一点,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却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光绪帝全力支持的维新派!(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旧派就不说了,还是早已过时的封建帝制那一套,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迟早要被淘汰。

而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关系却错综复杂,有人既是洋务派,也是维新派。有的洋务派成员坚决反对维新派!

为何会如此奇怪?

看看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异同点就明白了。

甲午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练兵”(建立新式军队,而不是只装备洋枪洋炮就行),“理财”(改革户部,建立度支部,说白了就是财政部,统一全国税收,货币,编制财政预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育才”(建立大量学校,培养各式人才,但这时还没要求废除科举制)三大要求。

而维新派则非常激进,提出不仅要按洋务派那样干,还要更加深入,成立议会,政府机构全面改革,甚至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相同的都是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制度,以挽救危在旦夕的大清王朝。

但二者不同的是,洋务派要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起新式军队,尽力维护政治核心制度!(也就改革了一些非政治核心的制度),依旧是君主专制的清王朝。

而维新派想要的是,全面改革政府机构,政治制度,建立起民主,君主立宪的清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情况是,洋务派认为清政府肯定要改革,但维新派的改革太“过”!而维新派则认为洋务派的改革不够彻底,是救不了清王朝的。而守旧派,疯狂打压维新派,甚至提出洋务派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的改革都是祸国殃民的!

洋务派和维新派有着共同的敌人——守旧派,施政的措施和理念也有很多共同之处,按道理来说,这两派有巨大的合作空间,而且清朝的官员主流还是认为要改革的,资本主义也肯定能取代封建主义,那么为啥维新派最后被守旧派“杀”得干干净净,远走他乡。

这就不得不佩服维新派的实际操作(政治手段)的“弱智”程度。

他们非但不积极同实力最强,有洋人支持,类似理念的洋务派合作,(哪怕“热脸贴了冷屁股”也要努力寻求合作,毕竟实力太差,“要大佬带飞”)反而把希望寄托给没有实权的皇帝和三心二意两面三刀的袁世凯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戊戌变法更是“谜之操作”,治国的措施确实有些是对,但施政快得离谱!众所周知,变法一共进行了103天,但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措施发布!要知道,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天天在宫殿想好怎么“发布文件”就行,改革是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逐渐推行的!

他们这样做,马上得罪了所有人!(不仅守旧派,连洋务派也得罪个遍,改革机构,有些人的官位会降或不保,这些人,没有个理由,无缘无故降职,免职,谁肯!)

废除科举制,当时历史潮流是肯定要的!但那些苦读二三十年书的学子,总得给个出路吧,维新派根本不管。打个比喻,我寒窗苦读二十多年,就指望“高中”,做个官,有点回报,你现在不打个招呼,突然跟我说科举制没了,你们爱干啥干啥去,这谁能接受!所以当时康有为等人差点被这些人打死!

就连维新派的“铁杆”湖南官员,也是一脸懵逼!天天发啥,第一天的事,我都没干完,一口气给我发100多天,我二十年才能做完的事,你要我半年不到全部搞定!逗我玩呢!

维新派甚至提出将新疆,外蒙古,内蒙古,西藏卖了,将卖得的钱用于改革,发展经济,支付赔款。别说守旧派,洋务派官员都认为这是卖国!

因此,戊戌变法,在大多数洋务派官员看来,就是一群没有施政经验,却有资本主义救国思想的年轻人“瞎胡闹”,还拉了皇帝“一起疯”!注定要“失败”!纷纷持“观望”态度,这也导致了守旧派对维新派大开杀戒时,洋务派坐视不理!

最终,戊戌变法因为没有洋务派支持,袁世凯的背叛,得不到民众基础,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疯狂镇压下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