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尽职尽责求上进,争做优秀博爱人

在博爱医院,吴鹏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特别”就“特别”在,她是博爱医院成长的亲历者、见证者,被同事们笑誉为“元老”。
从2002年3月博爱医院成立至今,她一直在护士、手术室护士长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她坚持下来的动力来自哪里?
吴鹏直言:“院长的精湛技术和人格魅力,家人的全力支持,自己的喜爱,促使我下决心做一名尽职尽责、追求上进、奋力开拓的博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鹏(左一)与同事们在一起

“一想到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请速来医院!”虽然过去了19个春夏秋冬,但当年BP机上经常跳跃的这几个字,仍深深地印在吴鹏的脑海里。
一想起这几个字,博爱医院刚成立时,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浮现在她眼前。
“我娘家与博爱医院旧址只隔一条马路。”吴鹏回忆道,“那时候,很多大手术或急诊手术是晚上进行的,比如关节置换、骨折等,虽然时间不长但量多。”
当时没有手机,下班回到家、吃完晚饭后的吴鹏,一听到BP机响、看到这几个字,就匆匆忙忙往医院赶。
“一路小跑,5分钟就到了!”她回忆道,“那时候医院刚成立,手术室护士少、活多,我离家近,有这个便利,随喊随到。”
至今,她只感慨:“那时候,传呼机可真起大作用了!”
在吴鹏的记忆中,那时候,钟国栋院长带领大家一加班就是多半夜,到凌晨三四点钟也是常有的事。
“抢救病人很紧张,都不知道困了!”吴鹏说,“你不知道,病人家属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着,一想到他们,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工作起来的吴鹏,特别细心,也特别坚持原则,给同事们树立了好榜样。

“如果不是钟院长帮忙,俺去哪里找这样的专家呀!”

“如果不是钟院长帮忙,俺去哪里找这样的专家呀!”

“显微镜、显微器械以前见都没见过,如何刷洗,如何使用,是钟院长手把手教的……”
“肝素钠的配制,比例是多少,来博爱医院后,我才跟着钟院长学的……”
“手术台上的配合,从一个职场小白一步步成长为科室的业务骨干,都得益于钟院长的教导……”
……
如数家珍,在吴鹏的脑海里,来博爱后,在业务上的飞速长进,她记得清清楚楚。
咋进步这么快?她一语中的:“这要得益于钟院长精湛娴熟的医术、严格务实的管理。”她耳边甚至时刻响起钟国栋院长的叮咛:“业务学习要加强!”“管理知识学习也要加强!”……
在博爱医院,让吴鹏感动的,还有钟国栋院长、张瑞霞副院长视员工为亲人、把员工的事当作自己事对待的那种真诚。
吴鹏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丈夫不幸出了车祸,那时已经深夜11时了。“钟院长知道后,亲自联系技术过硬的专家,并参与会诊;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带着礼品去探望……”至今,一说起这事,吴鹏都感激不尽。
“我父亲腰不好,去年四月能在济南顺利做手术,也得益于钟院长忙前忙后地给联系专家。在一床难求的济南,如果不是钟院长帮忙,俺去哪里找这样的专家呀?老人哪能这么顺利地接受手术?哪能恢复得这么快?”吴鹏说,老人出院后,“张院长还带领同事去探望,让我非常感动。”目前老人恢复得非常好。

 “全家人的支持,孩子的懂事,让我在医院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

“全家人的支持,孩子的懂事,让我在医院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

“要买房就在你单位附件买!离你单位近,你上班方便呀!”这是2018年一家人商量买房子时,吴鹏的丈夫坚持说的一句话,言语间流露着对她的关爱和浓浓的亲情。
2008年7月,博爱医院从丹阳路搬到目前的菏泽市黄河东路1999号(岳程办事处东邻)。
从那时起,吴鹏凡是每次夜里加班到10点11点,走出手术室,准会看到丈夫在耐心地等着她。
“用他的话说‘这么晚了,你自己骑着电动车不安全,我来接你虽然身体累点儿,但心情舒畅’。”说这话时,吴鹏满脸的幸福,“第二天一大早,他准时驾车把我送到医院。”
“2018年,我们在医院对过买了一套房子。搬进去之后,我到医院也就两三分钟。”吴鹏说。
距离单位近,极大地方便了吴鹏工作。
一天晚上11时,一位紧急病人需要抢救。“‘赶紧来加班……’我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对方只说了这几个字。我一听,就往医院大跑。”吴鹏说。事后证明,这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不仅丈夫支持吴鹏的工作,父母公婆也都非常支持。
孩子目前读初中,中午骑电动车接送孩子、午餐都是吴鹏父母的事;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吴鹏的公婆照看,有时睡觉时哭着找妈妈,他们就骑车带孩子上街兜一圈,直到把孩子哄睡……
“全家人的支持,孩子的懂事,让我在医院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吴鹏说,“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精湛的护理技术,再运用到手术室的管理和医护配合中,做一个严谨、求精、奉献的优秀博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鹏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