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于日前印发《关于组织引导农业服务组织开展生产托管扎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通知》,提出加大力度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实现夏粮丰收打好基础,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赢得主动。

生产托管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式,服务组织通过农资、农机、农技等各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和经营管理,为农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科学种植方案和从种到收的落地服务,促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提高种粮单产水平,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有效举措。

《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演进为主线,以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服务规模经营为目标,支持农户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生产环节托管出来,通过多种组织方式,把托管需求“统”以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巩固完善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丰富其内涵。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托管服务。要根据当地农民生产需求、服务组织发展水平等,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农服企业等各类服务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及早对接农户等经营主体,确定服务需求情况,备足备好春耕物资、提前调试检修农机具,探索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支持集中连片地开展病虫害防治、田间施肥、种植技术指导等春季生产服务。鼓励服务组织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环节和内容,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为有意愿种地的农户提供菜单式的多环节服务,对农业生产技能弱的农户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服务。各地要加强托管服务市场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服务标准,推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加强服务价格监测,强化行业指导,规范服务行为,保护农民权益。

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智慧化进程。各地要积极组织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服务专业户、农民合作社、农服企业等服务主体注册使用中国农服平台,通过平台整合服务资源,促进服务供需双方协议的达成,实现网签服务合同、线上培训等线上服务支撑,提升服务效率和效果。各地要补充完善县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把服务能力强、财务制度健全、运营管理规范、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能够接受监管的服务组织集中起来,并做好名录库动态更新等工作, 给广大农户等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服务选择。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自用平台与中国农服平台的对接途径,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毛鑫鑫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