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3月13日电 (杨雪楠、苏靖刚)尚志市是一座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规划建设的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之间唯一的副中心城市。2020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尚志市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发力。近日,尚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涛在接受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专访时表示,尚志市全力打好“稳住基本盘”“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政策导向”四张牌,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十四五”描画高质量发展新尚志开好局、起好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涛。 人民网 苏靖刚摄

“稳住基本盘”: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刘海涛介绍,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下辖10镇7乡、163个行政村。2002年全省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以来,排位多年保持靠前,但由于后期指标评价体系调整,加之项目建设乏力,导致税源萎缩,综合评价排名持续下滑。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2019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国家加大补齐短板力度,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记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坚持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双轮双驱’‘两手抓两手硬’,使投资在稳预期、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保底作用。”刘海涛表示,“尚志市在紧抓民间投资同时,重点向政府投资聚集。坚持项目走在投资前、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谋划生成政府投资类项目588个,获批153个,总投资74亿元,到位资金47亿元。”

谈到政府投资类项目的作用,刘海涛用“打开一扇门、推开一扇窗、解开一个结”来比喻。“打开一扇门,即收入之门。仅这些项目目前就为我们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加就业1.3万余人。推开了一扇窗,即用政府投资项目收益的时间换民间投资、产业投资的空间,争得更多机会。解开了一个结,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化解民忧、民怨、民盼的心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招商引资”:牵住县域经济“牛鼻子”为发展引活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志市貌。 尚志市委宣传部供图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招商就是抓未来。招商引资就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刘海涛介绍,尚志市在招商引资中通过抓“四化”,牢牢牵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一是链条化。尚志市把链长建在产业链上,每个链长都由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担任,把特色农产品及其他产品进行纵向全链分解,吃干榨净;横向延展科研单位、要素企业,形成招商地图。二是专业化。专业招商,组建4个招商分局,为每个专业招商人员人生出彩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委托招商,与第三方联手招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大“朋友圈”,提高命中率。三是定制化。采取基金招商、“政府 ”等模式,孵化式、平台化定制生成项目,精心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四是机制化。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黄金32条”(《尚志市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优惠政策,牢固树立成效导向,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以招商良好氛围,在全市形成招大引强、争先创优的热潮。

“2019、2020年两个年度,我们共签约项目21个,签约额94.4亿元;落地项目17个,投资额44.8亿元。2021年签约正式协议4个,签约额86.2亿元,签约意向协议4个,签约额19.2亿元。”刘海涛介绍,“我们坚持外引是商、内存更是商的理念,运用‘黄金32条’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产增效、技改增量,今年我们拿出355万元的真金白银奖励6户企业,让企业增加信心、增添动能、增进活力。政府也真正做到言必出、行必果。”

“产业项目”: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现

“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项目支撑。”刘海涛表示,尚志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效果逐年显现。

新能源产业方面,尚志市历经两年时间,重点推进总投资80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尚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项目核准并实现开工。作为尚志市有史以来投资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该项目建设期可缴纳税金2亿元以上,建成达产后经营期预计在70年以上,每年预计税收贡献为2亿元左右,每年需抽水电量22.3亿千万时,可为哈尔滨市、尚志市增加6.8亿元售电税收基数,并能提供稳定的新能源电上网条件,为尚志市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打牢基础、创造环境。

绿色食品产业方面,蒙牛乳业今年计划再投资2.5亿元,升级改造7条高端液态奶生产线,预计实现产值翻番、税收翻番。通过二产扩能增量带动一产,今年尚志市将引资4亿元建设2个万头奶牛牧场,保证蒙牛乳业奶源供给。并计划在食品产业实现更多突破,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医疗器械产业方面,发挥国药器械产业园既有优势,引进战略合作者,在尚志市打造省级医疗器械产业园。目前已完成园区规划设计及合作方案、医疗器械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打造企业“拎包入驻”精装修式的产业园区。

新型建材产业方面,挖掘尚志市特色资源,与亚泰集团合作互补,打造尚志寒地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构筑新型建材产业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瞰尚志。 尚志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康养产业方面,深入挖掘城市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推进实施中国抗联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中国书法文化旅游小镇、元宝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

“政策导向”:聚焦政务服务改革 推进权力下移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营商环境好坏关键是推进改革向深处着眼,向实处着手。”刘海涛表示:“两年来,我们聚焦政务服务改革,有力地改善了尚志市营商环境。”

刘海涛介绍,2020年,尚志市开展“权力革命”,审批事项、便民服务“进中心”,两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在精简优化审批时限流程基础上,把部门权力股室化、股室权力中心化,进驻政务中心单位28家、事项621项,全部实现“应进必进”。中心实现受审分离,两不见面,无差别综合受理,行政事项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实现“最多跑一次”。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尚志市将聚焦权力下移,审批事项、便民服务“在中心”,两不见面,“最短跑一次”。“在精心打造市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通过复制中心受审分离模式,在除城关镇以外的16个乡镇建立分中心,推进权力下移,做到‘应移尽移’。”刘海涛介绍,尚志市将在企业和群众两个方面受审分离、“最多跑一次”基础上,让政务服务对象“最短跑一次”,实现办事不出乡镇。“只有实质性完成这些改革,我们才能在下一步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