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王

01

在网上,关于东北王张作霖,有一个段子传得有鼻子有眼很邪乎。即——

张作霖给十几万东北军放假三天杀鬼子。“出了事,记劳资账上!”

大致是说,日本关东军横行跋扈,杀死了一名东北军

听闻汇报,张作霖当场蹿了火:

妈了巴子的(影视剧中张作霖口头禅),在劳资的地盘杀劳资的人,胆儿也太肥了吧?

于是,气冲冲前往日本领事馆进行交涉,讨要说法,强令严惩杀人者。

孰料,日本领事嘻嘻哈哈,认为张作霖是在小题大做:

杀你一个东北士兵,还叫事?

不过,为了给张作霖面子,便随手填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支票:

“一条命5千块,赚大了吧?别闹了。”

张作霖见状,直接将支票扔在地上,掉头就走。

回返大营,即刻下令,给全体东北军放假三天,上街扑杀日本人。

见了鬼子就往死里弄,甭客气,出事我负责!

东北军得令,“呼啦啦”倾巢而出,全城寻找、殴杀日本人。

可惜当时正值半夜,兜来绕去也只碰着两个日本人。二话不说,直接干掉,送去见了天照大御神。

这回,轮到日本人震惊了,急慌慌来找张作霖要说法和解释。

张作霖则早有准备,直接甩过了两张已填写好5000元面额的支票。

日本人一看,既气又无奈,不得不低声下气央求张高抬贵手放一马,就此翻篇。

张作霖以牙还牙之举,大长国人志气,自是赢得坊间赞誉一片。

02

以上,即是“东北王放假杀鬼子”的诸多版本中的一个。

其他版本也大同小异,无非是被杀鬼子人数,以及赔偿数额不同而已。

那么,在东北军阀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这档子事?

几日前,我去沈阳出差,顺路参观大帅府(也称少帅府)。当在府前小广场歇息时,正听到几个老年人在摆这档子传奇。

在他们看来,东北王张作霖百分之二百给官兵放过三天假,杀过鬼子。

原因很感性——

张作霖的老爹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抄起土制老洋炮,找到仇家,直接搂火;

张作霖啸聚绿林,胆大包天,曾绑过盛京将军增祺家眷的肉票…

有仇不过夜加胆儿大,如此豪横主儿啥事不敢干?

但我依然觉得可能性不大。

别说给十几万官兵放假三天,就算几万,一个小时,也指定会杀出一个大事件来!

再者,每每提及民国军阀中的“四大天王”(西南王刘湘、东南王孙传芳、西北王冯玉祥和东北王张作霖),似乎于民间流布最广的,就是张作霖。

很多人认为,因为他出身贫寒之家,没文化,又对日本人作风强硬,敢怼敢硬杠,才会导致皇姑屯被炸。

事实上,张作霖绝非大老粗,而是非常有头脑,善谋略,知利害,手段厚黑且拿捏到位。

这一点,从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所站立场就能看出——

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

因此,他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两头捞好处。

试想,若真是个大老粗,他能做到奉系首领?能打进北京,担任陆海军大元帅、北洋政府元首?

03

果然,在《张学良口述历史》中,找到了与此事件最为相近的一桩轶事。

张学良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父亲脾气很大。那时,新民府离奉天有一百二十里地。那里有日本娼妓,当兵的就去玩,结果和人家打架,被打死了两个。”

“我父亲一下就火了,马上办交涉,一定叫人偿命,要凶手。”

“那时都是官府来办交涉,交涉办完了,一个人赔偿五百两银子。”

“我父亲不要,非要偿命不可。”

“过了两三天,他弄了一伙儿人,到那去把日本人打死了三个。”

“他想这没关系啊。一个人500两银子,我拿1500两银子就是了。你打死我两个,我打死你三个,给你1500两。”

“不过这事儿闹得很厉害。(随后)父亲的军队被调离新民府,去了辽源州…”

04

由上可见,网络所传的“东北王放假杀鬼子”的壮举美谈,只是个充满着枭雄传奇色彩,用于茶余饭后的消遣段子罢了。

第一,张作霖驻“新民府”时,大约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彼时,刚接受朝廷招抚,任巡警前路游击马队管带(相当于营长一职),距离“东北王”还差着从奉天到北京那么远。

而且,直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奉系才被南京国民政府改编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由张学良统辖。

也就是说,张作霖遇袭前,还没有“东北军”之说。

第二,人命案的起因是争嫖。

为这等下三路的事,全军出动杀鬼子,有点摆不上台面是不?

第三,所谓“十几万”,不过是私底下“弄了一伙儿人”,也就是靠交情义气或使银子雇了一帮土匪,砸了人家的窑。

第四,事件结果不是日本人干吃哑巴亏,认栽,而是张作霖受了处分。

为安抚日本人的情绪,清政府将其调离新民府。

尽管在多如牛毛的民国军阀中,张作霖的风评还不错;

“东北王给十几万东北军放假杀鬼子”,听起来也很带劲很振奋,很有民族气节;

可史实就是史实。与其意淫,不如正视。

而当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谅他们也不敢再炸毛。你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