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发生在唐朝天宝十年,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军队的一次碰撞。这场战争最终是以阿拉伯帝国的获胜而告终,不过,唐朝却也没有损失任何疆土,仍然控制着西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怛罗斯之战中的阿拉伯军队)

那么,怛罗斯之战的失利对唐朝造成了哪些影响,阿拉伯人又是怎么评价唐军的呢?

公元6世纪到公元8世纪,亚欧大陆上有三个非常强大的帝国,分别是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自唐太宗即位后,唐朝便开始着力向西域扩张。当时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尽数被唐朝收入囊中,唐朝从此建立了一套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其强盛一时无两。

不过,阿拉伯帝国也正值鼎盛时期。在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亚后,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

在大唐安西都护高仙芝灭亡如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石国后,石国王子向阿拉伯帝国求救。阿拉伯帝国派出大将伊本·萨里领兵前往救援,唐朝军队很快在怛罗斯地区和阿拉伯人遭遇。

根据《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记载,唐朝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出动了两万唐军,并且还另有一万蕃兵支援。在《资治通鉴》中,同样记载了“蕃、汉三万众”。也就是说,唐朝在这场战争中大概率拥兵三万。

而在阿拉伯人的记载中,唐朝出动的部队不下于10万人。并且这些人全是汉兵,没有蕃兵的记录。

至于阿拉伯帝国出动了多少部队,则更加扑朔迷离。无论是阿拉伯的史料,还是中国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阿拉伯帝国出动了多少军队。而近代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阿拉伯帝国出动的兵力应该在10万人以上。而这一个结果,则是根据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兵力部署计算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训练有素的唐朝军队)

综合专家的推算和相关的史料来看,唐朝出动的军队应该超过3万,而阿拉伯军队人数则在10万左右。普遍认为,阿拉伯帝国军队的人数是唐朝军队的两倍以上。

在战役开始之后,双方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却不同于人数差距。根据中国的史料记载,唐军的步兵和弓兵远远强于阿拉伯军队,唐军在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在头三天的战斗中还稍微占据了上风。

一直到第四天,唐军部队中负责两翼进攻的一万蕃兵突然倒戈。唐军瞬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战局迅速崩溃。阿拉伯人趁机大举进攻,唐军2万多部队遭到了重创。在经过一番血战后,最终只有2000余人的部队撤回了葱岭。

而在阿拉伯人的记载中,战役经过则完全不同。首先最大的区别就是,阿拉伯人称双方遭遇之后,一直都是以对峙为主,并没有发起实质性的大规模对战。但等战争到了第五天,一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蕃兵部队,突然在从两翼对唐军发起了进攻。唐军因此大乱,而阿拉伯帝国部队则趁乱进军,最终取得了一场大胜。

至于对唐军造成了多少伤亡,阿拉伯人并没有在典籍中提到。而他们自身的伤亡,也没有任何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

那么,明明是两支超级帝国的直接碰撞,为什么阿拉伯却没有多少记载呢?

实际上在这场战役过后,阿拉伯帝国最高指挥官本来是要趁胜东征中国的。但阿拉伯帝国内部却突然发生了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乱。这就使得东征计划流产。

而不久后,唐朝军队又迅速出兵收复了失地。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疆域面积也就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在阿拉伯人的眼中,这场战争只是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并不值得浓墨重彩地记录。而在连自身部队伤亡都没有记录的情况下,阿拉伯人也就更不可能记载对唐军的评价了。

不过对于唐朝来说,怛罗斯之战却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在这场战役战败之后,中亚国家开始渐渐不认同唐朝的统治,而唐朝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对中亚的控制。这也间接造成了几年以后的“安史之乱”,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就此走向了衰落。

同时,怛罗斯之战也对全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影响。当时有数千名唐军遭到了阿拉伯人俘虏。而这些俘虏中有不少是负责后勤的技术人员。他们在被卖到奴隶市场里之后,就把中国的造纸术传了过去。西方世界因此真正意义上学到了东方的神奇技术,这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