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院感与消毒
醇类消毒剂作为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以乙醇和异丙醇多见,还可作为其它消毒剂的溶剂,起到增效作用,常用浓度70-80%。

  适用范围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械的消毒。

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GB26373-2010)中明确要求,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精密仪器的表面消毒。不宜用于空气消毒及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

  杀灭指标

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大于3。

对于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杀灭效果良好,但对于亲水性病毒如埃可病毒30型、腺病毒等作用有限,在使用过程中需加以注意。WHO手卫生指南(2005)指出:人体实验证实对一些无膜的病毒有效,人体实验中使用指腹模式证实,70%丙醇和乙醇对轮状病毒的有效性高于抗菌皂液和非抗菌皂液。《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提到:75%酒精不能将其灭活。2009年5月出版的《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提到:70%-80%浓度的酒精可降低无膜的病毒如甲肝病毒和肠道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性。

  使用方法

1、手消毒,卫生手将消毒剂均匀的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2遍,作用1min,外科手消毒擦拭两遍,作用3min。

2、皮肤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雾皮肤表面,或涂擦于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3、整体表面消毒,将消毒剂均匀的喷雾于物体表面,使其保持湿润或擦拭物体表面,作用2-3min。

4、诊疗器具消毒,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70%-80%(体积比)的乙醇溶液中消毒≥30min,加盖;或进行表面擦拭消毒。体温表消毒,将体温表完全作用于消毒剂中,作用30min。

  注意事项

1、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

2、不应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严重污染表面的消毒。

3、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

4、醇类过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