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四川省内江市农村,早已拉开春季农业生产序曲。农民们忙着调运、销售春耕农资,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隆昌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2020年,面对大疫大汛,大战大考,内江市农业农村系统逆势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8%,创15年来最高水平,居全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居全省第9位,隆昌市入围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公示名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接下来,通过回顾2020年“热门词汇”,看内江市是如何书写“甜城韵味、大千精彩、一域丰沃”的幸福美丽乡村“答卷”。

“共克时艰”:发动2万余名队员组建村级专门队伍,构建起“村子为战、划片包干、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格局,最短时间阻止了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蔓延。组织24支党员先锋服务队413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众筹养猪”:2020年底,全市生猪存栏143.09万头,同比增长61.3%,高于全省26.3个百分点;出栏225.55万头,同比增长27.8%,高于全省12.1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度为96%,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扩面增产”:成功抵御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效阻截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危害,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172.2万吨,实现“十四年丰”。

“四大特色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内江黑猪种群基地、全国最大的血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无花果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以及全省最大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隆昌市成功纳入全省“鱼米之乡”创建名单。

威远无花果基地

“十二个在园区”: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级农业园区162个,面积158万亩,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2个农业园区。

“央视展播”:“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泡菜哥”等获中央电视台7次点赞,展播平台和时长均创造历史,“甜城味”区域公用品牌“名声大噪”。

“厕所革命”:实施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97%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7.2%,累计建成“美丽内江·宜居乡村”达标村595个、水美新村89个。

“十年禁渔”:退捕渔船418艘,退捕渔船回收处置率达到100%;回收报废网具1335张,渔网回收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四清四无”的目标。

“改革创新”: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确权颁证率达到97.71%,确认集体经济成员身份297.93万人,完成登记赋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889个。

“铸魂工程”:深化“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巩固提升“党徽映三农·农业谱新篇”党建品牌,建设政治坚定、组织严密、作风优良、服务大局、执行有力“五型机关”。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内江市农业农村系统将集中精力抓好“十大工程”。即乡村振兴统领工程、双城经济圈融入工程、粮食扩面增产工程、生猪生产恢复工程、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工程、基础设施提速工程、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工程、农业农村改革突破工程、干部铸魂提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