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德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扩大)会在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绿色枣专业技术协会召开,德阳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及各县(市、区)科协农技协工作分管领导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总结了市农技协联合会2020年工作,谋划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并围绕农技协如何发挥组织优势主动融入和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力产业发展是基础。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什邡市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张文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产业兴则乡村兴,只有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才能促进农村各方面发展。农技协要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需求,加强与原材料采购、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及贮运、品牌推广、金融服务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合作联动,聚力资源打造服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壮大。

创新品牌营销是关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乡土专家—旌阳区双东镇绿色枣专业技术协会(2020年度全国“十佳创新融合发展农技协”)党支部书记唐育安表示,产业兴旺,品牌塑造是关键,广大农技协组织要巧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抓好特色产业培育,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优质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扭住人才培养是核心。中国农技协联合会理事—罗江区略坪蔬菜技术协会理事长刘光华道出,乡村振兴的鸿篇巨著需要更多学农、懂农、爱农的有识之士加入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动能,科协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支持、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勇创新的乡土科技人才队伍,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打通科技通往千家万户的渠道,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迅速传播到农民和农户,才能有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创新融合发展是目标。绵竹市科协副主席杨华军谈到,要积极培育农技协+新业态。推进农技协+专合社、农技协+企业、农技协+基地等模式,发展和丰富现代种养殖、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变革完善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和创新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

德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长邓仁宽在会议总结中要求,各县(市、区)科协、联合会,各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结合农技协发展需求,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新蓝图,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干事创业敢担当,砥砺奋进强作为,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农技协力量。(王莉娟、凤帅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