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我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政策,其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与90年代。目前,我国共有7个经济特区,深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年,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严格到“买醋的钱都不能用来买酱油”。正是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深圳的成功,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等方面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这一系列傲人的成果,与其历任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刘玉浦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

刘玉浦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我国杰出的经济管理人才。他曾任广东省委副书记 ,深圳市委书记,执政深圳,官至副部级。那么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玉浦出生于1949年,山东省泰安人。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泰山曾孕育出无数位名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在这里长大的刘玉浦,从小就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进步革命思想的熏陶。

196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刘玉浦便赶上了知青下乡劳动的热潮,他也成为了广大知青中的一份子,并被分配到辽宁省西丰县凉泉公社插队劳动。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刘玉浦充分展现出一位青年干部应有的活力和坚毅。经过多年的基层磨练,他的心智逐渐成熟,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得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刘玉浦在工作过程中,仍坚持学习,并成功于1973年考入东北工学院钢冶系电冶金专业。东北工学院是著名高校东北大学的前身,早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其教学质量和规模均位列国家前端。

在校期间,刘玉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从学校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院、冶金部企业办公室等单位任职。1982年,刘玉浦当选共青团中央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委书记。至此,他走上从政的道路,翻开了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刘玉浦进入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历任陕西省省长助理、省计委主任、陕西省委常委等职,官至副部级。此后,他又被平调为广东省委常委。此后10年 ,他便一直留守在广东任职,致力于广东省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广东任职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在执政深圳期间,他除了关注经济特区的创办工作外,还十分关心人大的发展工作。他曾引用老革命家彭真同志的话表示:人大不是养老院,新一届人大要有活力和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职期间,他团结群众,集思广益,通过立法监督等多种工作手段,最大限度地协调和平衡了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矛盾,并有效解决了深圳住房、医疗、社保、安全等问题,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稳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的刘玉浦已72岁高龄了,早已退出领导岗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的他仍时刻关注着祖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他不顾年老体衰,常常会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刘玉浦已受邀担任了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执行会长,目前的他仍坚持活跃在工作一线,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如此拳拳之心,令人肃然起敬。祝愿刘老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