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丹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和蒙古、匈奴一样,同样也是一个马上的民族,族风彪悍尚武,即使是女性也可以弯弓骑射,《辽史·后妃传》中记载着"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皇后都可以马上建功立业,可想而知契丹民族骨子里的尚武,无论男女皆是如此。

历史虽然赋予了契丹人健壮的身体,高超的射御本领,然而却似乎剥离了契丹人文艺的心。以渔猎和游牧为主的契丹族在建立辽国以前的社会形态正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对于同时期的盛唐,契丹族自身的文化正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

而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往往是以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当两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层次处在同等地位时,两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就是相互补充补已所短;而当两民族之间的文化层次相距较大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民族同化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先进文化层次的文化内容将大面积的流入低层次的文化中,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民族同化现象。汉族和契丹族就是如此。

历史上的汉族同化过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比如匈奴、鲜卑族、契丹族等等,而我们后世人该如何对契丹民族汉化过程进行了解呢?契丹诗歌就是其中重要的文献资料,诗歌的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可以体现出契丹民族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越来越深。

一、契丹诗歌的演化及其所表现出的契丹汉化现象

对历史上任何民族来说,文学作品对民族的传承,对民族文化信息的保留都拥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历史学家来说,研究古代民族王朝的文学作品是他们了解过去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契丹民族本身文化起源较慢,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记载文献也想对较少,并不全面,而契丹诗歌更是从接触到汉文化之后才慢慢出现,并且伴随着汉化的加深而风格逐渐改变,因此加大对契丹诗歌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契丹民族的汉化过程。

(1)建辽之前汉文化对契丹的影响

我们研究契丹诗歌,首先要明白早期的契丹诗歌是什么样的。《契丹国志》中记载着"胡人吹叶成曲,以番歌相合,音韵甚和",我们脑海中不仅浮现出一个画面,粗犷的契丹汉子手捻一片青叶放于嘴边,轻轻吹曲,旁边的契丹女子以番歌相合,竟然别有一份浪漫。

这里的"番歌"的歌词便是契丹早期的诗歌,此时的诗歌实际用途略多,有用来煮酒庆祝,有用来祭奠先人,同样有用来表示图腾文化。但据《辽史》中记载:"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在建立辽国以前包括辽国早期阶段,契丹民族还保留着原始尚武的风气,即使是在中央统治阶层也重武轻文,对待"礼文"之事不怎么放在心上。

契丹民族开始接触汉族文化是在唐朝后期,特别是在从石敬瑭手中夺取了燕云十六州之后,更是把大量的汉族书籍翻译成契丹文字传播,将中原地区的文学、科技传入到契丹族中。这对当时依旧处于奴隶社会的契丹民族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精神文化层面一向匮乏的他们在接受到先进的汉文化后几乎本能就开始推崇模仿。

比如辽太祖推崇孔子建立孔庙,推广儒家思想、辽道宗的时候用"诸夏"来称呼契丹族等等。此时汉文化对契丹民族的影响就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尽管此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汉化的开始

前文我们讲民族同化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两种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当汉文化全面、快速的渗透到契丹民族文化当中的时候,较为落后的契丹文化难以抵御,于是出现民族同化现象。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契丹民族接受汉文化之后,早期契丹民族的汉化依旧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

早期的汉化主要出现在一些契丹贵族身上,并且呈现一种个体化的趋势,即只有少数贵族十分推崇汉文化。比如耶律倍,清代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中记载着辽太祖的长子耶律倍"长子人皇王倍,以工诗善画。聚书万卷,起书楼于西宫……其所作田园乐诗,为世传诵,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皆入宋密府"。

从诗歌上看,耶律倍对于汉语的熟练程度也是较高,并会灵活运用,这从他唯一的作品当中就可以看出: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文学水平如何暂且不论,汉语文化素养却可见一斑。此时汉文化刚刚在契丹贵族圈中流行,对于整个契丹民族的影响尚且并不是很大,在民间中依旧是契丹本民族的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二、汉化的普及与诗歌的演变

从汉族文化开始流入契丹,首先收到汉族文化影响的是契丹民族的贵族,随之从上到下开始在契丹民族中普及汉文化,随着几十年的融合发展,汉文化已经对契丹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已经开始从骨子里改变契丹人,慢慢的让他们从契丹人的粗犷变成了更符合汉族人审美的儒雅。

(1)喜欢作诗的契丹人

随着汉族文化的深入影响,作诗对于契丹人来说也开始慢慢变成了一种享受,辽国几乎每任皇帝都喜欢作诗。"耶律孟简六岁能赋晓天星月诗""耶律古欲工文章,兴宗命为诗友""兴宗每万机之暇,与师对榻,以师不肯作诗,先以诗挑之曰……师和之曰……"圣宗皇帝也凑热闹"幼喜书翰,十岁能诗……乐天诗集是吾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诗做对已经成为契丹贵族文人圈里常见的社交手段,原本属于汉族文人的文化习俗也逐渐被契丹人接受,诗歌唱和之间让契丹人渐渐脱离契丹民族身上的粗犷豪迈,汉族文化特色逐渐在契丹人的推崇之中烙印在契丹贵族文人身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烙印也愈来愈深,愈来愈明显。

(2)契丹诗歌的演变

随着契丹人对汉文化学习的愈加深入,对作诗的方法与心得契丹人掌握的也越加熟练,从最初的打油诗的风格,到慢慢的掌握了平仄、对偶,从最初情感表达的直白豪放,到渐渐变成了温婉细腻。

从耶律倍的"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到"袖中尤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契丹诗歌从一开始只有直抒胸臆,直白的表达内心所想或者记叙某一事物,到之后更加多样的形式,比如骚体诗和绝句的出现等等。

萧观音是契丹女诗人,她的诗作一改往昔契丹人诗作粗放的风格,注重语言的婉转和内心的细腻,她的《回心院》十首抒写着情谊缠绵,是相思诗中的绝句。汉化到现在,契丹诗人可以说在和汉族诗人慢慢靠拢,他们不在直接抒发心中感情,同样也有了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的习惯。

契丹人不仅学习模仿汉族诗歌,同样对于汉族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有些极大的兴趣,无论是阴阳、天人合一亦或者庄周哲学他们都十分认同并喜爱,这种感情同样也在诗作中表现出来。

结语:

民族的自然同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并不以统治者的意愿而改变,更像是一个民族文化优胜略汰的过程。尽管在军事层面契丹人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但在文化层面契丹人却有着难以弥补的文化差距,也正是这种差距让契丹人意识到汉族文化的可贵,掀起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狂潮,而与此同时契丹本民族的文化也渐渐势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歌是契丹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演变能够从侧面映射出来契丹民族的汉化过程。并且伴随着诗歌而来的是汉族人的情感、思维、哲学等等,这些先进的文化经验在被契丹人充分吸收以后大大不仅促进了契丹民族本身的进化过程,使契丹民族的文化层次快速提高。

关于契丹的汉化,不是简简单单的好与坏就可以分辨,历史没有好与坏之分,契丹人失去了原有的民族风貌固然觉得可悲可叹,然而这未尝不是契丹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国家兴衰,民族兴替本就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契丹民族建国初期以其超强的军事武力强行掠夺中原地区,汉化之后的契丹族失去原有的尚武崇战,最后也被女真推向灭亡的终点。原因无它,惟有历史的选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