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封丘县城东十公里,有一个村子叫做“青堆村”。村中有一座祠堂,祠堂前面立一通石碑,上书“战国息氏贞烈之墓”。青堆村就与息氏相关,流传着一个美丽凄婉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宋康王荒淫无度,整日里游玩取乐。有一天他来到封丘城东十公里的地方,见到一片桑园,风景甚是雅致,而且园中的采桑女子个个风姿绰约,就动了心思。于是宋康王下令在桑园中筑起了一座高台,并起名“青陵台”。一场“猎艳”阴谋由此开始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康王整日里不理政事,在青陵台上偷看采桑女。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名采桑少妇,窈窕秀丽,惊呼找到了绝代佳丽,于是下令仆从探寻少妇的来历。经过打探,得知少妇是自己的舍人韩凭的妻子息氏。宋康王顾不得伦理纲常,立即传来韩凭,要求他献出妻子息氏。

韩凭无奈,回到家里,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妻子息氏。夫妇二人抱头痛哭,却想不出什么巧妙的办法逃避这场灾难。眼看着天色放亮,二人自知在劫难逃,于是息氏作诗一首以名心志:“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鸟鹊双飞,不乐凤凰,妾为庶人,不乐宋王。”天刚一亮,宋康王就派人强行抢走了息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妻子被宋康王抢走,韩凭心如刀割。从此郁郁寡欢以泪洗面,米水难进。过了几天,息氏给韩凭写了一封书信,打算买通仆人偷偷送给韩凭。不料仆人欺骗了息氏,将书信献给了宋康王。宋康王打开书信一看,只见上面这样写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的宋康王却悟不出书信的意思,于是他传来一名老臣。老臣看了一会儿,向宋康王解释起来:“其雨淫淫,就是说愁闷得很;河大水深,就是河水阻隔见不到韩凭;日出当心,有死的想法了。”

再过几天,韩凭终于耐不住悲伤,在自家的一棵柳树上上吊身亡。得知韩凭身亡的消息,宋康王高兴极了,就将事情告诉了息氏,并逼迫她做妃子。听到韩凭已死,息氏肝肠寸断。她对宋康王说道:“请大王让我登上青陵台祭奠韩凭,以尽夫妻之情,然后我再做您的妃子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息氏回心转意,宋康王把老臣的警告忘了个一干二净,答应了这个要求。第二天,息氏身着孝服,在仆人的陪同下登上了青陵台。她对着自家的方向,跪地痛哭。趁仆人不注意,息氏突然从青陵台上纵身跳下,不治身亡。息氏死后,人们在她的衣带里发现了一封书信:“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宋康王正在气头上,哪里会答应息氏的要求。这个昏王不仅没有答应,还命人将息氏埋在距韩凭墓地五里的地方,洋洋得意地说:“不是都说他们夫妇相爱很深嘛,如果他们能自己跑到一个坟头里去,我就不会阻拦了。”乡亲们非常同情韩凭和息氏的不幸遭遇,于是在两人墓前各栽种了一棵梓树用来悼念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韩凭、息氏墓前的两棵梓树竟然心有灵犀般长得一模一样。虽然相隔五里,两棵梓树的根交汇于地下,枝盘绕在天空。夜里,即使没有风,人们也能听到两棵梓树枝叶婆娑的声音,好象韩凭夫妇二人在倾诉离别之苦。树上有一对鸳鸯,终日里形影相随,悲伤地“切切”鸣叫,凄婉动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两棵梓树叫做“相思树”,把鸳鸯叫做“相思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白头吟》中这样写道:“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表达了对韩凭、息氏忠贞不渝的爱情的仰慕之情。李商隐也在《咏青陵台》中写道:“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依暮霞。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传得更神奇的是,有人说《孔雀东南飞》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来源于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青陵台早就坍塌成了一堆废墟,到现在已经杳无踪影了。然而,生活在青陵台旁的人们没有忘记韩凭、息氏夫妇,将自己的村子更名为了“青堆村”,并建造了祠堂,立了石碑以示纪念。与之相呼应的是,在距离青堆村不远的一个地方,还有以韩凭姓氏命名的村庄“韩丘”,村中也建有纪念韩凭的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