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儿子庆百天,我和好朋友前去贺喜,刚进门就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妈,跟说多少次了,你怎么又把宝宝的手捆上了呀?吃手对宝宝发育是有好处的。”

“好什么好,我从小带孩子就这样,我家孩子都好好的,你四婶的孩子小时候指甲都被啃得光秃秃的,难道我这么大年纪,领了三四个孩子都没你懂得多!”

见玲玲跟婆婆争吵,玲玲老公叹气道:“唉,最近为孩子吃手玲玲经常跟我妈吵,真是头都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身边有不少家庭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一辈跟年轻人由于观念不同,都或多或少发生过矛盾,争争吵吵成了常态。

前不久,群里也有网友提起过这样的话题:“宝宝吃手指,到底应不应该管?”记得当时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不该管,有的就说该管,其中有几位妈妈还同时分享了自己的妙招,归纳起来有:给宝宝戴手套,把宝宝的衣袖扎起来,不说大家也看得出,这些分享经验的妈妈都是持该管观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归根到底宝宝吃手究竟该不该管呢?

我的理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小月龄的宝宝吃手不该管

宝妈十月怀胎随着一声啼哭宝宝来到世上,这个世界的一切对宝宝来说都是新的,宝宝从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探索与成长是结伴而行的。宝宝从呱呱坠地的只能用哭声表达所需,到3个月左右对小手感兴趣,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宝宝长到3个月左右对自己的小手简直可以用着迷来形容。以前虽然两只小手就摆在那儿,但是宝宝并没有去注意,3个月左右的宝宝便会经常静静地躺在那儿,全神贯注的玩自己的手指。如果你对宝宝用心会发现,宝宝会把自己的小手伸开、攥紧、然后再伸开,偶尔还会像拍巴掌一样把两只小手合在一起,有时候宝宝会将小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吸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不明白宝宝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口欲期。如果你的宝宝开始吃手、吃玩具、甚至吃宝宝所有接触到了东西时,表明宝宝已经进入口欲期了。

宝宝一旦进入口欲期本领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宝宝从刚开始单一的用口探索世界,到了如今的用口和手一起探索世界。

孩子的口欲期一般是4-12个月,口欲期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喜欢吃手。宝宝的吃手是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体味一些抽象的概念。所以家长不仅不能阻碍,还要给宝宝吃手的机会,让宝宝开心地吃、尽情地吃,让宝宝吃个够,这样才能有利于宝宝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家长如下不当的做法要杜绝:给宝宝戴手套、把宝宝袖子扎上不让手露出来,给宝宝手上抹苦或刺激性的东西等。

2、超过2岁的宝宝吃手应该管

我表弟的女儿,因为小时候妈妈生病住院时间长,奶奶在家带宝宝时,每次为了哄宝宝睡觉就经常把自己的手指塞进宝宝嘴里。被邻居看到了说大人的手不干净后,就拿着宝宝的手塞进嘴里哄睡。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不把手放进嘴里就睡不着,还养成了啃指甲的坏习惯。孩子上小学时,就因为上课啃指甲,家长被老师传唤好多次。孩子上中学的时候,指甲也经常被自己啃得光秃秃的,甚至偶尔会出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口欲期让宝宝吃手是好事,但是孩子一旦过了口欲期依然吃手就是一种坏习惯了,作为父母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否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进入口欲期,建议家长这么做:

1、时刻保持手的洁净

有些家长总认为宝宝吃手是一种不良习惯,所以见到宝宝吃手就阻止。有的给宝宝戴手套,有的把宝宝的小手捆起来,也有的用绳子把宝宝的袖口扎上,总之目的只要一个不能让宝宝吃手,其实家长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因为宝宝吃手就像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就是说,只要宝宝进入口欲期都会吃手,而且吃手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应该鼓励不该限制。

家长阻止宝宝吃手目的很明显,唯恐宝宝把病毒或细菌吃到肚子里去。为避免宝宝生病,最好的做法就是给宝宝勤洗手,时刻保持小手的干净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选择不同材质的玩具

进入口欲期的宝宝不仅喜欢吃手、啃玩具,只要宝宝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宝宝都会往嘴里塞。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因噎废食杜绝宝宝玩玩具、摸东西,而是要想办法给宝宝买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宝宝用嘴巴去体味、感受、探索,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例如,我在宝宝口欲期的时候,我们不仅购买了带音乐的婴儿健身架器,还买了无毒无害材质一捏就响的皮小鸭,以及色彩鲜艳的多色玩具球等。

我们平时陪着宝宝玩的时候,让宝宝近距离接触、通过摸、捏、揉、啃、舔,让宝宝感受各种不同质地材料的玩具带来的快感。

当然,每个宝宝的兴趣点都不同,记得我家大宝宝小时候最喜欢皮小鸭,小鸭每响一次宝宝都乐得哈哈大笑。而我家二宝最喜欢婴儿健身架器,只要把婴儿健身架器放在床上,宝宝躺在下面一个人用手、脚去触碰玩具架上的挂件。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拽拽那里,听到玩具被摇晃的叮咚叮咚得响,宝宝会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习

宝宝3个月左右对手有兴趣,喜欢玩自己的小手,家长可以在游戏中教宝宝学习。我家宝宝在这段时间不仅我们陪着做游戏,同时还给宝宝编儿歌《小胖手》唱给宝宝听呢:

“爸爸妈妈去上班,/奶奶在家带我玩。/伸出小手看一看,/白白胖胖的真好玩。/食指中指摽(biào)一摽,/奶奶看了笑一笑。/屈伸小手一把把,/抓出开心和快乐。”

有的家长或许会说,你编这样的儿歌宝宝能懂吗?别担心宝宝不懂,请相信每个音符对宝宝的大脑都是刺激,说得多了宝宝就把儿歌和小手联系起来了。这么做不但可以让宝宝认清自己的小手,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呢。

宝宝从3、4个月练习抓握,到1岁左右宝宝便能够把玩具抓在手里扔出去了。有很多家长看到宝宝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就头疼,有的甚至恐吓训斥孩子不让扔,这都是不妥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岁左右的宝宝不仅能抓住眼前的东西,有时候还能抓起来扔出去。我家宝爷带宝宝玩的时候,最喜欢跟宝宝做扔捡皮小鸭的游戏。游戏很简单,宝宝把小鸭扔出去,爷爷给宝宝捡回来,然后宝宝再扔,爷爷再捡,循环往复乐此不彼。

当时,我看祖孙俩玩得起劲就随口编了一首儿歌:“宝宝坐车在玩耍,/爷爷拿来皮小鸭。/皮小鸭爱叽哇,/叽哇叽哇放车上。/宝宝伸手抓小鸭,/用力一甩扔地上。/爷爷捡鸭哈哈笑,/宝宝乐得笑哈哈。”

每次看着爷爷跟宝宝玩扔鸭游戏的时候,我就在一旁不停地唱儿歌。看着祖孙俩都高兴地不亦乐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都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