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沿着武深高速及国、省、县道穿梭在仁化县广袤乡村,万亩长坝沙田柚园花开灿烂,江头村千亩蔬菜基地抢收抢种忙,鱼皇村千亩生态茶园露出“尖尖角”,紫岭村千亩“鸭稻共作”基地犁耙办田忙……一片片生机勃勃,绘就韶关市仁化乡村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仁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武深高速仁化沿线农业经济带建设,以仁化作为广东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推行“四个三”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打通乡村振兴路。
念好“三字诀” 做强富民兴村产业
仁化县着力在“优、好、强”三个字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红山茶、优质稻、贡柑、沙田柚、毛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乡村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日前笔者走进红山镇鱼皇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渐次冒出丰盈的芽尖,茶农们娴熟地采摘着今年首批春茶。山脚下的农民合作社、制茶厂、农户家,不时传来轰鸣的制茶机器声。
“红山白毛茶主要制成红茶、白茶、绿茶、冰鲜茶等产品,打造了“丹霞功夫”“黄岭嶂”等丹霞茶系列品牌,带动800多户农户增收。”红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山茶形成工厂化制茶、茶园观光、采摘体验、茶养生等产业链,先后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红山镇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鱼皇村被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这些都是仁化县在“产业选优、质量控好、品牌做强”上努力的成果。
目前,该县已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3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达到18个,专业镇村位居全省、市前列。全县发展“三品认证”产品6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4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6个,着力打造“双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围绕“三个好”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用手机远程启动果园喷灌,山地单轨运输车“突突突”的运送农资,品控中心运用智能分级分拣系统选果、打包……这是仁化县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的场景。
围绕“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好,把农产品精深加工组织好,把农产品推广销售对接好”,仁化县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科技设施先进、产业链条完整、产销对接顺畅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该县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广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机飞防植保等农业科技成果,并运用“省、市、县、镇”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同时,坚持贡柑、茶叶、毛竹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构建集加工、物流、冷链等为一体的现代加工物流市场体系,建立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电商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联结“三主体” 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进入春耕春种以来,全县的农机合作社忙得不可开交,各种农机械在广阔的田野上大显身手。“有1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提供工厂化育秧、犁耙办田、起垄、机插秧、机械收割、机械烘干等‘一条龙’服务。”该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通过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带动,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带动当地农户共享代育代插、代耕代种等农事托管服务。
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利益联结模式等三方面,该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目前,该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8家、家庭农场370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县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
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该县还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订单农业、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农民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更多分享乡村产业增值收益。
开发“农业+”三模式 挖掘乡村产业新业态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产业融合是关键。该县开发三种“农业+”产业模式,抓住游客的心、胃、眼,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
在“农业+文化”方面,发挥仁化3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以及15项非遗项目的优势,打造一系列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完成非遗风物盒等5种特色旅游手信的商品设计和制作工作,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农业+餐饮”方面,探索以餐饮带动农村发展的“粤菜师傅”工程亮点,邀请市烹饪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以及当地名厨,利用仁化盛产的马蹄、香菇、竹笋等农特产品作为食材,制作特色美味菜肴,带动乡村农家乐发展。
“农业+旅游”方面,建成集“生态种植—智能机械化提升—分级分选—体验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经济圈,发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点9个,精心规划红色文化游、美丽乡村游、生态观光游等旅游精品线路,辐射带动村民参与全域旅游,发展庭院经济、民宿客栈、电子商务等增收致富。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谭玉玲 谭俊 肖晓珍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