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场是比赛,上场是人生。从少年乒乓人追梦故事切入,一代青年的热血青春,正在荧屏高燃上演。

3月9日,由程浩、李嘉执导,白敬亭、许魏洲领衔主演的青春竞技剧《荣耀乒乓》开播,热血的运动题材和写实的青春能量扑面而来,剧集播出以来,这份“燃”也感染了不少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播当周,#白敬亭许魏洲喊你打乒乓球# #荣耀乒乓看不够#等热搜条频频刷屏,多次登上微博娱乐榜热搜榜第一。剧中,随着徐坦和于克南展开对练式训练,这对钢铁兄弟挥洒汗水的高昂青春,迎来了新的成长旅途。

一组人物镜像,展开少年成长之路

作为一部原创剧集,人物塑造最为关键。《荣耀乒乓》围绕徐坦和于克南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的成长脉络展开叙事,从家庭环境描写到性格成因铺垫,个性鲜明的人物小传呈现在眼前。剧集开篇,人物设定的逻辑真实,率先为故事的推进打下基础。

最强的对手,最好的朋友。徐坦和于克南两位少年一个善于防守,一个以进攻见长,剧集为双男主设定赋予充分的戏剧张力,也以镜像人物关系,于对比中展开少年青春的细腻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敬亭饰演的徐坦是慢热型防守型选手,在这个人物身上,剧集展现一个起初不被看好的人,如何一步步逆袭的励志过程。徐坦自小患有哮喘,乒乓运动是其强身健体的选择,这也让他埋下了职业运动员的梦想。然而,没有天赋的付出会有意义吗?面对家长并不支持的职业生涯,徐坦对乒乓的热爱被彻底激发出来,他说:“乒乓没有选择我,但我可以选择乒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坦看来,他对乒乓的热爱并不是“冠军”二字,而是喜欢在场上拼尽全力的感觉,不留遗憾,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更为重要。对于乒乓,徐坦是球痴,是记笔记认真研究打法的好学者;在生活中,他又是少有的暖男,心思细腻,为人正直,善于发现别人长处,这也让他收获不少好人缘。

与徐坦后来者居上的成长历程相比,许魏洲饰演的于克南则是一个完全与之相反的人物。起初,于克南身上总是带着桀骜不驯、脾气暴躁、不近人情的标签,他是大家眼中的乒乓天才,可也是人人都想拒而远之的“刺儿头”。有冲劲,但性子难调,这样的性格,使得这位天赋型选手极易在赛场上暴露自己的问题:容易被激怒,更缺少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克南想要向父亲证明自己,却找不到与“暴脾气”父亲相处的方式,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传达爱,而这也是不少当下青年的真实写照。团队中,于克南孤傲的性格又让自己显得有些独来独往,还得罪了不少人,如何克服性格上的软肋,又如何将乒乓天赋发挥至最大化,是于克南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镜像人物出发,剧集没有塑造绝对完美型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聚焦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过程,展现真实角色的自我成长,这种真实感,构成了青春的底色。

有天赋更需要努力,青春因奋斗而热血

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下场是比赛,上场是人生”,这成为运动员生活的缩影。台上一分钟,台下却是人生里日积月累的努力,而在日常训练中,又需要把每天当作比赛,毫不松懈。以双男主延伸至各个身怀绝技的群像人物,《荣耀乒乓》在这群年轻人身上展开青春剧的能量传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追逐成功,学习面对失败,是他们要跨过的第一个难关。

徐坦在日记中写下:“训练的痛苦其实不算什么,真正痛苦的是,每天都要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失败。”大区集训时,徐坦从末尾排名一路往上爬,将单场比分从7分差距缩小到3分,不被失败打倒,抛下杂念往前跑的徐坦,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团队文化课考试第一名,体能训练加强,技术不断提升,从升入国家二队到在世青赛有着优异表现,徐坦如黑马一般,逐渐被大家看见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困扰徐坦的还有要不要坚持自己原有的打法,教练指导的新方法让徐坦犯了难,在队友的鼓励下,徐坦在关键时刻找回自信,以自己的技巧获得比赛的胜利,对于他来说,这种矛盾也是重塑个人信心的一次历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教练点醒时刻把拿冠军挂在嘴边的于克南,“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面对失败”,享受过成功的滋味,可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能看到自己的短板。

去足球队学习如何在比赛中观察队友节奏、找准时机再出手;去女队做陪练,磨磨锐气,培养耐心。在国家二队,于克南从最初的“我就要站在中央球桌”的王者姿态,逐渐转变为主动练习“关键球”的虚心态度,明白集体精神,懂得配合的重要,曾被友谊背叛的于克南也在这里重新找回了朋友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能可贵的是,剧集并没有为故事主人公强行增加人物光环,天赋背后的刻苦一面,也让人看到成功之所以成功的关键。

在大家休息时,积分排名已经遥遥领先的于克南还在训练场独自练习;吃饭时,他的手臂已经因为长时间训练而不受控制,一个镜头,足以从侧面反映一位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网友在弹幕写下,“努力的天才怎么会不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分垫底,徐坦每天晚上跟着从特殊打法小分队“突围”的刘石学习削球,默默提升个人技术;受罚去器材库做苦力后,徐坦意外发现在这里训练的“第二课堂”,对着有些故障的发球机练习,乒乓球桌上留下的发球印记,是“勤奋”二字的最好诠释。正如刘石所说,“只要肯努力,总有办法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不同经历的教练,又以成人视角传递出乒乓人的精神力量。不管是耐心为徒弟研究打法的师傅,还是掌握大局观的总教练,以及克服心理障碍、决定担任刘石教练的秦指导,这些国乒人,将自己的经验、教训甚至是遗憾,凝结为动力传递给青年一代,竞技精神的代代相传,展现出生生不息的青春画卷。

趣味与专业兼备,书写为梦拼搏的荣耀青春

有了年轻的力量,如何让故事节奏更“燃”起来,又是剧集风格化的体现。

青春的写实感是“燃”的基础。剧集并不回避现实竞争的残酷,正如教练所说:“乒乓球就不缺少新星,有的新星甚至来不及亮一小下就消失了。”剧中既有小眼镜选择放弃职业这条道路的案例,也呈现了不愿一直做陪练的特殊打法小分队的进取之心,每球必争,每球必抢,“球还没有落地之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些励志的精神传递,也让观众获得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逐梦的故事不止是埋头训练,《荣耀乒乓》还以幽默的喜剧元素展现出年轻人更加多元的一面。徐坦的慢半拍,于克南对教练忽然展现的撒娇一面,刘石的反差萌等,都为剧情融入了丰富的趣味性,剧集节奏也因此显得张弛有度。

对于运动题材,写实的训练生活拉近了观众与这群特殊青年的距离。展现生命的锋芒,更要拍出“乒乓的心跳”,丰富的场景调度和视听手段融合后,《荣耀乒乓》真正“燃”到了点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频率出现的乒乓训练和比赛场景需要常拍常新,以免观众视觉疲劳,在镜头设计上,剧集时常根据情节情绪调整拍摄方法,以增加剧集记忆点。徐坦与刘石比赛时,刘石的削球打法一时压制住徐坦,关键时刻使出的“正手爆冲”,让徐坦成功破解这一打法,镜头内,画面的特写定格处理,以动漫的“燃”感将关键瞬间停留在屏幕上,不同景别的相互组合,让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有了呼吸的律动。升降级比赛时,一镜到底的手持摄影镜头穿梭于不同选手的比赛场地,沉浸感的摄影方法将紧张的气氛尽数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在每集剧集末尾,以动画形式呈现的小剧场,又对乒乓球这一领域进行专业科普,从大区集训、比赛规则、大型赛事的讲解,到步法训练、发球、相持球、关键球、削球等不同技巧的解析,小剧场对乒乓知识的全面触及,不仅对剧集内容做了课外补充,也以细节的延伸使得观众对这一领域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味与专业兼备,运动员阳光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努力拼搏的热血,正书写下荣耀青春。以运动竞技题材为载体,《荣耀乒乓》融合了青春剧的时代描写,洞察年轻人成长心理,坚定为理想而奋斗的时代精神,映照当下为梦拼搏的年轻人群像,站在现实主义创作维度,满足了观众对于青春热血、正能量内容的需求,也实现了对现实的情感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