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皂角针、皂针、皂荚刺、皂刺、天丁、皂丁、天丁明。

——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杀虫止痒。

——温。

——辛。

——肝、胃、肺。

——杀虫,消肿,托毒,排脓。

——痈疽初起,脓成不溃,疥癣麻风,痈疽肿毒。

——鼻咽癌,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

——上焦病,小儿重舌,乳痈,胎衣不下,妒乳,乳汁不足,产后乳汁不泄,腹内生疮在肠脏,小便淋闭,痔疾,肛边痒痛,风热疮疹,痘疮起发,疮无头,癌瘭,恶疮

——搜风,去风,化痰,通乳,抑菌,抑制肉瘤。

——水煎,丸剂,散剂,外用(醋煎取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

——孕妇忌服,痈疽已溃者不宜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