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那么好笑的《吐槽大会》又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足球VS和中国篮球

这次,知名篮球教练杨鸣、国手周琦、郭艾伦和足球名宿范志毅做客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男篮男足队员、教练在节目中上演的“互杀”,被认为是本季最火爆的一期“吐槽”,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的顶尖健儿罕见地互为“槽点”,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中国体育终于有些“活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体育终于有些“活泼”了

范志毅在综艺《吐槽大会》上的出圈表现

其中,范志毅在节目里9分多钟的吐槽,让网友们直言“绝了”。最近几天,相关话题#范志毅训话式吐槽#、#范志毅自杀式battle#、#范志毅当年有多强#等更是频频冲上热搜,引发大量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已经被吐槽为“索然无味”的吐槽大会,却被范志毅在舞台上展现了出人意料的演技,引发成功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娱乐至死,那体育呢?

虽然范志毅退役后在教练专业上没有什么大成就,这位曾经的“中国队长”也在用另一种方式为中国体育从业者做表率—— 他可以告诉所有中国运动员,面对镜头说话跟训练比赛一样,也是演出的一部分,不管是综艺舞台还是赛后混合采访区,所有细节都在展示你和你所从事的行业的魅力。

如果体育圈连这一点娱乐责任都回避,那就太对不起关注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说,范志毅在《吐槽大会》上的搞笑程度,不亚于长得跟他相似的罗嘉良和小沈阳。图自《吐槽大会》

抗日军政大学曾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有人反问,怎么能既严肃又活泼?范志毅和杨鸣参加《吐槽大会》就是活泼。中国体育前几十年都只有前三个词,现在终于有些“活泼”了,是好事。

很多从业者严肃地认为中国体育不能“娱乐至死”。哪有这么夸张。“不娱乐就死了”更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情并茂的演讲,如同戏精上身。图自《吐槽大会》

对此,范志毅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笑言,“其实没想到我的吐槽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欢笑之余也希望大家多多为中国足球和篮球加油。如果因为我的吐槽,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的水平有那么点提高,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在视频里,范志毅依然认为,“我自己对中国足球乃至篮球都是有一份情结在的,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把中国足球和篮球的传承重新建立起来,而不是当做一种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观众笑出来,

不必动辄上纲上线

对此,新华社撰文评论表示,节目制作者显然把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的“互踩”当成了提高收视率的绝妙配方。评论指出,中国篮球与中国足球不应“菜鸡互啄”,而应相互激励。

文章称应当 鼓励运动员更多地接触社会,多参与社会活动,对言 语有误也要抱一定的宽容之心,但前提是球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礼貌礼仪和道德操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央视网评”昨天在推送中发表评论,认为:节目内容引发场外观点对立,显然是有人“入戏太深”。

评论指:《吐槽大会》本来就是一档以“互黑”“冒犯”为看点的娱乐节目,以“正话反说”的技术手段实现喜剧效果。观众需要把以吐槽为表现形式的节目和现实恶意攻击区分开来,这是以调侃促反省,而不是为了攻击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节目以前是通过“互黑”来洗白,这次直接变成了洗“黑”。但 洗没洗,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周琦们的段子再好笑,输了球,球迷该骂还是会骂!

央视网评同时指出,这就是一个搞笑节目,它的主要目的是让观众笑出来,不必动辄上纲上线。当然,娱乐节目也应该有底线。

那么,底线是什么? 概括来说,无非两条:一不违反公理法律,二不违背公序良俗。

网评指出:人民需要娱乐,对男篮、男足的调侃不是今日才有。通过一期节目,大众宣泄下情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业内部更该听懂这种声音背后的诉求,而不是苛责舆论环境不宽容,更不应该“捂盖子”。无论是不是《吐槽大会》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大众和球迷对这两项运动的爱恨都在。

竞技体育就是拿成绩说话的行业,成绩不好应该容得下批评。

而中国球迷是世界上最好的球迷群体,从来没有因为成绩差而不关注,要懂“爱之深,责之切”,知耻才能后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注度, 才能进步

继续谈回“体育精神”。最好的例子,莫过于“ 中国女排”——感动几代中国人,“女排精神”不屈不挠,女排成绩至今还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志毅重说他的成名语录,“在家门口都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反观男足自1988年之后就长时间输,吐槽男足成了春晚固定节目。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足输给18线外的泰国队伍,自然被“拱上”次年春晚。一个节目不够吐槽,还有第二个:那一年,除了 姜昆、唐杰忠的相声《着急》,牛群、冯巩的《亚运之最》。用词一个比一个酸、挖苦。

冯巩和牛群先后多次在春晚相声里吐槽中国足球,随后黄宏、郭达、郭冬临、赵本山等也在春晚小品里多次不经意地提那么一嘴。

看看赵本山在节目里是怎么说的:“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足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中国足球!” 赵本山曾经投资辽宁足球俱乐部,担任辽足董事长,算是亲身参与过中国足球,所以他的语气听起来多了一份无奈,尽管并不算幽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11月4日,马拉多纳温暖中国行慈善晚宴举行,身旁站着爱好足球的赵本山。

当然也不尽是”吐槽“,在2001年中国男足冲进韩日世界杯之时,演艺界在春晚上也开展疯狂的夸夸模式。

归根结底,中国足球享受了太多被寄予厚望的红利。

不过当春晚都不吐槽足球了,球坛会否觉得一点失落?—— 不能在场内满足观众,还不能在场外博观众一笑,你的价值就是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出现关键失误的周琦和中国男篮也开始沦为全民吐槽对象

所以,当申花队输过,当周琦们上场《吐槽大会》,这样的”体育节吐槽“确实给了运动员们一次说话的机会,一个让他们直面观众的舞台,哪怕那些词是设计好的。

不少体育明星名人到过《吐槽大会》这个舞 台,冯潇霆、孙 杨、林丹等等。

当手拿20个世界大赛冠军的林丹说出:“运动员还是要靠成绩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丹也曾在节目里吐槽国足及自嘲

当孙杨说“霍顿,盖伊,你们游得更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没毛病,你们行。

然后这里来了范志毅。尽管有提词器,有台词,范大将军的临场发挥确实也出彩:他完全不是大众熟知的那种“表演状态”,像极了一个喝了小酒,跟你掏心窝的老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曾在制作关于他的纪录片里说道:“范志毅看不得足球圈有一粒沙子。” 也许这就是范志毅能激发如此大反响的理由——人们也很久没听到在体坛上如此酣畅淋漓的抱怨 了。

3月15日,范志毅在微博写下:“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人来告白,欢笑之余,希望大家也多关注足球,一起把足球界的传承重新建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志毅微博截图

看看人家,经得起批评,提得起干劲,难怪网友们纷纷议论:火力全开,爷青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央视网评 五星体育 新周刊APP

图 | 《吐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