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陆新增产能有限,韩企退出是大趋势

大陆新增产能有限,韩企退出是大趋势液晶面板产能进入存量时代,2021 年全球产能将净缩减。

根据 DSCC 数据,2017-2019 年,我国高世代产线的陆续投产大幅抬升了液晶面板产能,2017 年全球总产能为2.64亿平方米,到2019年已达到3.11亿平方米,两年时间17.95%的产能增量远远超过了终端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 LCD 面板行业进入了两年多的寒冬,此后韩国三星、LG 在退出 LCD 产能方面动作不断,DSCC预计 2021 年全球面板产能将净缩减约 1000 万平方米,根据全球其余面板产线的产能规划情况来看,未来五年内面板产能不会大规模的净增长,预计到 2025年将缓慢增长至 3.28 亿平方米,较 2020 年仅增长约 1262 万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金壁垒不断提升,三星、LG 已退出的 LCD 产能重开的风险较低。

LCD 产线一旦关闭,重新开启难度较大,主要原因为面板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越高世代对应产线投资越大,以一条月产能 6 万片玻璃基板的产线为例,5 代线投资金额约为 100 亿元,而 10 代线则需要约 380 亿元,因此高世代产线的投产与老旧产线的退出也进一步抬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我们认为韩厂退出 LCD 产能将是永久性退出,下表是三星和 LG 退出 LCD 产线的历史及当前的规划情况,经过我们计算,若不考虑切割损耗,三星和 LG 在 2019-2020 年宣布开始退出的五条产线折算成玻璃基板面积约为 3957 万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期来看,LG 盈利需求旺盛,而三星自家 TV 品牌对面板的需求难以满足,韩厂延后关闭剩余产线在情理之中。当前 LG 延迟退出 LCD 产能主要是出于面板价格上涨有望弥补此前产线的明显亏损,而三星情况略有不同,2020 年三星 TV整机的面板需求为 4850 万片,而自身供给仅为 2540 万片,本身需要较大的外采来维持,若在当前缺货严重的情境下关闭 LCD 产线则有可能导致整机端无法优先拿到面板,导致三星整机品牌份额被蚕食,对集团业务产生更多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来看,高世代产线对老旧产线形成降维打击,三星、LG 退出剩余产线是大势所趋。面板行业存在“高世代打击低世代的逻辑”,高世代线的最优经济切割尺寸高于低世代线,能触及低世代线触碰不到的大尺寸市场,对低世代线应用市场形成打击;其二,高世代线能灵活决定产品尺寸大小,对低世代线生产成本形成打击。以京东方为例,其 6 代线(B3)最初是按照生产大中尺寸的需要设计的,在改造和追加新设备进行转型后,转产中小尺寸面板,以其更高的切割效率对生产小尺寸产品的成都 4.5 代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判断韩厂退出 LCD行业是大势所趋,当前韩厂剩余的产线为 7 代线和 8.5 代线,随着 TV、显示器面板平均尺寸的提升,我国 10.5 代线不断爬坡,老产线切割效率的劣势将逐渐显露,最后转变为制造成本的劣势。

我国已主导 LCD 面板产能,未来格局趋于稳定。随着优质产线不断向龙头厂商集中,根据 DIGITIMES 数据,未来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将继续向中国集中,预计到 2025 年,我国将占据全球 71.6%的液晶面板产能,中国台湾份额缓慢下降至22.6%,而韩国和日本份额则将迅速缩小至 10%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望未来,LCD 供给端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格局已定。

具体到企业来看,根据群智咨询预测,2020 年开始全球产能将呈现以下趋势:1. 未来三年内,中国大陆依然有新的高世代面板产线陆续量产,产能持续增加,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产能面积高度向中国大陆厂商聚集;2. 韩厂将加快关停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预计未来 2 年内将关闭其韩国的所有液晶电视面板产能,且其在中国大陆的产线,也将分散到其他应用。根据群智咨询的测算,若韩厂持续退出,预计从 2021 年开始 LGD 和 SDC 的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全球占比均将减少到 10%以内;3. 台湾面板厂投资保守,对于获利性较差的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将会持续收缩,市占率逐步下降。预计到 2023 年,不考虑产线并购,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将分别占据 23%和 18%的液晶面板产能,若算上中电熊猫和三星苏州厂,BOE 和华星光电双巨头的份额将超过 50%。

2

TV-LCD:强者恒强,国内面板龙头优势愈加明显

TV 面板方面,2020 年京东方、华星光电 TV-LCD 出货面积位居前二。根据奥维睿沃数据,2020 年京东方、华星光电的 TV-LCD 出货量分别为 4640 万片和3970 万片,分别同比下降 12%和 2%,受益于 TV 面板大尺寸化趋势,两者的TV 面板出货面积分别同比上升了 3%和 26%,尽管华星光电出货量略逊于群创,但由于华星光电大尺寸产品占比较高,在出货面积上仍大幅领先于群创光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 年我国企业数条产线产能仍在继续爬坡。

2020 年京东方依旧在 TV 面板的供给端保持出货量和出货面积的行业第一,收购中电熊猫后,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此外,华星光电表现亮眼,2020 年出货面积大幅增长 26%,收购三星苏州产线后其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其余厂商的变动主要体现在韩厂的退出方面,其中 LG 在 2020 年的出货面积同比减少了 30%,三星则减少了 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日系厂商产品结构相对高端,我国厂商产品结构有持续优化空间。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们根据各大厂商 2020 年液晶 TV 面板出货面积与出货量得出了各家厂商的平均单片 TV 面板出货面积,假设 TV 面板平均长宽比为 16:9,得出各家 TV 面板厂商 2020 年 TV 液晶面板的平均出货尺寸如下图所示,从图中看可以看出,日韩厂商平均尺寸显著大于大陆厂商,说明产品结构相比大陆厂商更优,高端产品占比更高,对应有更好的盈利水平,大陆厂商仍有较大追赶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国海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