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是一种国画技法,画家在创作中不求工细,只求抓住事物的神态进行描摹。写意画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创作方法。由于写意打破了形似对画家的限制,让作品更有感染力,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写意画的出现和宋朝文人墨戏有关,经过历代画家整理完善,人们发现写意的难度远胜于工笔技法,于是激发出画家的探索欲望。到了近代,研究写意技法的画家越来越多。于希宁就是一位精研写意技法的名家,他在创作中坚守抱朴守真的理念,画出自然花草健康质朴充满旺盛生机的一面。

于希宁是山东人,他青年时期曾经前往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在上海他受到了海派艺术的熏陶,当他转入写意创作之后,作品的用笔用色,带有海派绘画的老辣强劲、清新雅致。于希宁回到山东之后,他又把这片土地中的质朴气息融入画中,赋予作品厚重大气之美。

墨竹和菊花是写意画中很常见的题材,于希宁画常见题材,构图相当大胆。一方面他强调枝叶舒展的自然姿态,采用对角构图画出枝杈横斜的风流美感。由于于希宁运笔充满力量,如此“奇险”的构图竟然也有了稳稳当当的视觉效果。笔墨与构图完美统一,让人啧啧称奇。

既然是写意,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写”的味道。于希宁很看重创作中的自由感,唯有自由才能贴切自然之美。画中的凌霄花原本是攀援依附高大乔木而生的一种植物。为了强调凌霄花的生命力,于希宁在创作中把凌霄花当成了画中“主角”。看着凌霄花充满力量的枝条,谁都会透过画纸感受到绚美的生机。通过描绘有生命的花草,联想到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于希宁喜欢画梅花,梅花铁骨,象征文人气节。早在宋朝就有了描绘梅花的成熟作品。面对一个画了上千年的题材,如何画出新意,如何画出自己的风格?就成了一个难题。于希宁面对难题,他在书法的笔意中寻找灵感。书画同源,他画的梅花有书法作品的高级美。有的时候,画家画到酣畅尽兴的时候,会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状态。欣赏于希宁画的梅花,让人感受到境界之美。

于希宁长期在美术教育一线从事教学工作,他把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无私传授给学生。他不但是一位成就不凡的名家,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师。历代画家都信奉一个道理,人品高,画品就高。欣赏于希宁的作品,不但是艺术的享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他的种种美德。

于希宁晚年用他卖画所得成立了艺术奖励基金,扶持对艺术创作有贡献的年轻人。他把自己佳作捐献给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供大家学习欣赏。他就像自己笔下的梅花,留给人间的都是芬芳。

用画笔留住青春,法国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欣赏

重视线条魅力,画古雅清润山水,奚冈绘《珠华山馆》

仿古即正统,张洽绘《清韵满山》

枫崖澹秋气,松涧冷泉声,唐岱绘《秋山图》